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旧改造工作个人总结 第一篇:三旧改造工作个人总结三旧改造工作个人总结20XX年一季度,我市“三旧”改造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市直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取得了重要进展。现将一季度我市“三旧”改造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一季度工作总结(一)重点项目进展情况20XX年伊始,市委、市政府继续加大我市“三旧”改造工作力度,特别是加大“三旧”改造重点项目的建设。今年,确定了9个重点改造项目计划投资额25亿元。目前,一季度已投资68200万元,9个重点项目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和计划顺利实施中。(二)加快条件成熟项目的报批工作。20XX年以来,我办积极协调各项目投资方,加快改造方案编制和申报工作。目前,芙蓉北路城市综合体项目、武江区工业东路原西河汽车站项目、万汇广场旁汽修厂项目等三个项目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改造面积约公顷。二、存在问题我市“三旧”改造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拆迁问题,直接影响项目进展。我市为“三旧”改造项目大部分涉及拆迁安置,没有统一的征收补偿管理办法和标准指导,导致拆迁补偿工作难以进行,影响了“三旧”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二)项目准入和退出机制有待健全。项目推进慢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前期项目准入条件宽松,并且缺乏计划和退出的机制,导致项目在无法归宗无法改造的情况下,没有有效的退出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容积率等控制指标制定的技术规范,以更好的平衡协调市场主体经济利益和城市整体社会利益。(三)受房地产市场影响的问题。我市“三旧”改造项目大多为房地产项目,前段时间国家一直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直接影响项目主体积极性,影响一批项目的实施。三、下阶段工作计划一是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和简化办事流程。待省“三旧”改造新政策出台后,尽快完善我市“三旧”改造政策,简化办事流程,制定项目的准入和退出机制,防止造成烂尾工程及半拉子工程。二是继续加强重点项目跟踪督办。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重点项目、重点改造区域跟踪督办制度。特别是落实20XX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规定改造时限,倒逼工作进度,实行责任目标考核。采取定期召开协调会、现场会等方式,解决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推动工作落实。第二篇:三旧改造专题三旧改造专题研究摘要: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快速推进,与之相伴的是商品住宅供应紧张,房地产可供开发有效土地供不应求,和大量土地开发投入、土地低效利用。城市中心区用地供需矛盾更是日趋紧张;与此同时许多旧区普遍存在布局混乱、容积率低、土地闲置、低效利用、市政和公共服务设施短缺、环境污染等弊病,严重阻碍了我国城市化和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进程。因而积极推广“三旧”改造,挖掘土地利用潜力,使土地市场由增量土地向存量地土地转变,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成为了目前实现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对此,房地产开发向“三旧要地”也将成为一种普遍的发展趋势。关键词:三旧改造六本木新城三方共赢一、前言2008年,国家出台“三旧改造”的有关政策,并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及广东省试行。“三旧改造”是指旧城镇、就村庄、旧厂房的改造。全面推进“三旧”改造,既是化解人多地少矛盾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激发城乡生机与活力的客观要求,对于加快城镇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二、三旧改造的优势1、“三旧”改造可以拉动投资,推动经济持续增长。2、节省新增建设用地的有偿使用费。3、按规定完善历史遗留用地手续,不需要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现在很多用地要求占补平衡,“三旧”用地改造则不用占补平衡。4、地方政府集体可以获得土地出让收入。按照20%作为内部和公共设施用地,另外80%按照招拍挂,协议以后一半进入出让。5、实现多方共赢,调动各方参与改造的积极性。为促进使用存量土地,鼓励原用地者支持改造,新政策允许纳入“三旧”改造范围、没有合法手续的用地,采用协议方式,完善供地手续。6、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旧村庄的改造。三、三旧改造的模式(一)政府主导模式政府负责拆迁赔偿,进行土地整理,并投入资金主导建设,属于完全政府主导的公益型改造模式,主要适用于旧城镇和旧厂房改造,具体策略如下:1.政府主导新建型:(1)政府利用零散地块,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地区设施承载力的需要;(2)根据城市规划的功能布局,政府对不适应城市发展要求的旧城或失去功能的厂房用地进行改造,并为因改造产生的失业工人提供免费培训,为原改造范围内的居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3)政府统征统购被纳入城市建成区的农村用地,为失地农民提供全面的社会保障。2.政府主导更新型:(1)政府统一对旧城区、旧厂房进行翻新、修葺,通过租金和税费的优惠吸引商业、生产性服务业进驻;(2)允许升级改造的工业区适度发展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3.政府主导改建型:

文宣****6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