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第一篇:三年级科学试卷分析2016-2017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肖堰完小陶雪梅一、试卷整体分析:这次科学考题一共五道大题.总题的难度比去年更小.现在我就具体分析容易失分的地方:1、选择:共5小题,完成情况较差,1、吸收不了的食物残渣进入--,随后通过肛门排出体外。这题有消化系统知识,多数学生没有掌握。2、判断:完成总体较好,满分15分,多数学生在13分左右,第2小题出错较多,磁铁两极磁性最强,多数学生认为不正确,实际是正确的。5、我会探究题:完成情况良好。第4小题冷水是怎样变热的,仪器名称和试验方法没有掌握。二、反思:实考111人,0-40分2人,40-60分4人,60-70分3人,70-80分17人,80-90分55人,90-99分30人。优秀率0.766,及格率0.946,低分率0.018,人均分82.71,综合指数0.8824。三年级学生的学习严重缺乏生活经验。在课堂学习中,他们只注重知识的获取,而忽视了知识的生活来源,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没有去关注身边的一些事情和现象,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动向以及我们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这是与新的课程观不相适应的。学生的学习应该以生活为基础,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和基石,但是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太少。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他们的生活环境是那样的单调,没有时间、机会和条件去接触新鲜的事物,只能局限在学校、家里。这对孩子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渠道。另外,三年级孩子正是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在平常教学中缺少系统的训练,很多孩子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还有一部分学生自律性不强,甚至有的学生影响同伴的学习。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今后教学工作中应该狠抓、努力提高的地方。三、今后教学工作的思考:1.在以后教学的过程中,要抓好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与习得。在教学中,一定要一课一得,将课中的知识点进行强化,逐一过关。另外,还要多进行课外的拓展学习,进行相关联的引申,便于把教学搞活。2.重视科学概念的教学。利用概念图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性,提高科学概念的理解力。3.优化教材,用教材教,加强方法指导。加强“科学与生活联系”指导,给学生提供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与方法策略。4.寻求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水平。经过这次考试,通过试题分析和答题分析,找出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欠缺。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扬长避短,严格要求学生,争取在下学期教学工作中通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2017年1月11日第二篇:三年级科学试卷分析三年级科学试卷分析一、试题分析:本次试卷用各种形式和方法涵盖了我们想要发现的一些问题。试卷分为五种题型: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连线和问答题,符合三年级的学生特点,试卷将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分别穿插在这些题型中,检测内容比较全面、到位,突出了以教材教辅为主.二、学生得分分析1、填空题共20分,每个空1分。学生在做填空题时,能够写出正确的答案,但写较多的错别字.2、判断题共8分。这个题学生普遍做得比较差,失分的原因是学生没有认真审题,马虎造成的。如第4小题:“颗粒大小不同的固体混合前后重量不变,体积改变”大部分学生失分。3、选择题6分,学生在做题时,有的存在不理解题意的情况,有的是由于学生马虎造成的。4、连线题5分。本道题是请同学把下列工具和它的作用用线连接起来。大部分学生只得一半分。原因是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较差。5、简答题11分,计二个小题。学生基本能完成,但答案有的不完整,不具体。失分情况不严重。三、反思及建议仔细分析考试试卷,我觉得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普遍存在审题不仔细,没有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缺乏正确分析题目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2、学生不擅长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灵活应变的能力较差。这提醒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把知识讲得太死,要多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这样考试时学生才会余仞有余。3、学生书写较差,错别字太多。4、学生的学习严重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只注重知识的获取,而忽视了知识的来源渠道,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没有去关注身边的一些事情和现象。这是与新的课程观不相适应的。纵观《科学》试卷,我提出这样几点建议:1、题目出得太死,好像只需学生死记硬背就可以考出好成绩。科学思维及科学观察在考试中体现不充分。2、只考了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却没有考出对知识的应用。2015--2016四年级上科学期末试卷分析一、本套试题涉及面广,对课本四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考查,可以说面面俱到。既考查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科学与生活的联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本人认为,试题紧紧围绕《科学课程

努力****承悦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