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 第一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浅谈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摘要】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充分、不及时、不规范是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益驱动、低廉的违规成本和相关制度的不完善是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存在的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了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社会和政府监管、改革和完善现行的会计制度、证券监管法规、注册会计师制度等方面的建议。【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公司治理结构会计监督体系真实、及时、充分、规范的会计信息披露,是维护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根本保证。虽然我国上市公司在不断地,制度日益完善,但其信息披露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信息披露的不真实、不充分、不及时、不规范直接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影响了我国股市的健康发展,更有害于国有的改革和社会的良好运行。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一)上市公司会计行为不规范1、信息披露不真实。常用的手法就是进行会计报表(这是信息使用者获得会计信息的最主要的方式和途径)粉饰:(1)虚增利润。申请上市、配股及终止上市等法律法规客观上使上市公司产生追逐账面利润、操纵盈利的动机。利润=收入-成本,如果要虚增利润,就必须虚增收入,虚减成本。对于增加营业收入,上市公司主要是通过多计收入、提前计算收入、人为创造收入等方法来实现,;而对于增加营业外收入企业往往通过关联交易获得一笔意外之财,大大提升公司利润。如红光实业为了达到上市目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2604.2万元,在1997年5月23日招股说明书概要中隐瞒1996年公司实际亏损537.8万元的事实,虚增1996年公司净利润5428万元,虚报利润10805.8万元。相应地,企业会采用推后计算成本、少算或不算成本以虚减成本。如已被揭露的蓝田股份,享受了大量广告投入的好处,但广告费却基本上由母公司承担了。(2)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披露不实。上市公司必须按照招股说明书所列的资金用途使用发行股票所募集的资金,如果改变用途必须经过股东大会批准。可是某些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用其绝对控股的地位,改变资金用途时不征求其他股东意见,不履行及时公告义务,任意侵犯中小股东的利益。招股说明书中所谓的投资项目成为上市公司“圈钱”的工具。(3)披露内容虚假或具有误导性的信息。这种行为的动机通常较虚增利润更为复杂,上市公司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进行虚假陈述及信息误导。(4)盈利预测弄虚作假。盈利预测是上市公司对未来的经营成果所做的预计和测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主观判断的影响,并且所涉及的是尚未发生或者是可能不会发生的事项,很多公司发行上市时为了尽可能多的募集资金,在盈利预测方面弄虚作假,甚至恶意操纵盈利预测,对广大投资者产生恶劣的误导作用,最终使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2、信息披露不充分(1)偿债能力披露不充分。如存货的结构和变现能力、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和各账龄段的金额、逾期债务和金额较大的债务等,有些公司借故保护商业秘密不予公布。(2)子公司和分公司的信息披露不充分。披露的往往是多种业务和多家分支机构汇总后的数字,投资者不易掌握局部经营活动对整个公司的影响。(3)预测性财务信息不规范。上市公司对有关财务数据预测的准确性极差,有的公司公布的预测数值与实际值相距甚远,甚至相差数倍。特别是一些新上市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对公司财务状况、盈利能力都做出非常乐观的预测,但实际情况往往与之相反,甚至如四川“红光”、“中农资源”等公司,其上市之初就是亏损之始。(4)对一些重大事项的揭示不够充分,且随意性较大,甚至变更已披露的投资事项。如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变更先前招股说明书已披露的重大投资事项,做出解释也往往避重就轻、含糊其词。3、信息披露不及时(1)有利的会计信息提前披露。预期可能获得补偿的或有事项在其补偿金额不能“基本确定”收到时作为资产确认,从而虚增资产和利润。(2)不利的信息推迟披露。如有一些上市公司对涉及的未决诉讼、仲裁等信息延迟披露,以避免影响当期的财务状况,对应予确认的赔款不及时揭露,虚增利润、虚减负债。典型的案例如天歌科技在2009年半年报中,对拟出售的控股98.62%的子公司荆州天歌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既未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也未按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对与券商签订的两笔合计15700万元的委托理财资金也未及时披露;(3)信息披露有效性不高。现阶段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在某些方面不能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上市公司对于人力资源信息、分部信息等往往不够重视,而对于预测信息、管理部门对会计分析及物价变动的影响等会计信息,就往往不涉及。现行的财务报告只能使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而对于形成这种状况的各种因素,特别是对表外非财务因素缺乏

努力****向丝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