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下册品德生活教学计划 正文:下册品德生活教学计划下册品德生活教学计划下册品德生活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以《品德与生活课程规范》为准则,根据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同学发展为本,让同学健康平安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在教学中让学生学文明理,培养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能力。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同学尊敬长辈的品质。二、一年级学生的现状分析:一年级的小学生,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三、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大致可分为:我的家人与伙伴(第1—4课);走进大自然(第5—8课);健康生活每一天(第9—12课)。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2、能在成人的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3、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4、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5、初步认识规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重难点: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2、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3、爱护花草树木。4、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5、通过各种生活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重点难点:通过各种生活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第三单元教学目标:1、对学生进行保护牙齿的教育,帮助儿童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2、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3、体会眼睛在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正确的用眼常识。4、了解不良的用眼习惯对眼睛的损坏,养成爱护眼睛的良好习惯。5、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7、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8、思考哪些同学的表现可能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重点难点:1、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四、本学期的教学目的: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3、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春天的美。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5、通过观察感受炎热的盛夏,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并学会看天气。教学重点:1、学文明理,培养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能力。2、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同学的品质。教学难点: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五、教学中的主要措施: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2、按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教学。3、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4、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意识、习惯的形成。六.教学进度及课时划分周次教学内容课时1—5第一单元:我的家人与伙伴10课时6—10第二单元:走进大自然10课时11—16第二单元:健康生活每一天11课时下册品德生活教学计划2一、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39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9人。一年级新生刚刚迈进小学大门,天真无邪,他们以一种既新奇又充满希望的目光注视着学校的一切。在他们看来,入了学就感到自己已经不是小孩了,也开始像大人一样有自己的学习任务了,也许完成了一次由低向高的飞跃。但事实上这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递进,他们的思想、行为习惯、适应能力等并没有一夜之间走向成熟,完成质的飞跃。他们一方面聪明上进,单纯活泼;另一方面又任性、自私、脆弱、自理能力、约束能力较差。比如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虚荣浮燥,不负责任,依赖性强,成绩不好,情绪低落,不能从主观上找原因;有的学生在课间无视学校纪律,老师批评时则泪流满面表示悔过,可是事情过后不久则依然如故;还有的学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理解家长的辛苦,认为家长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二、教材分析本教科书共四个单元,分别为《你好,新学校》,《我的新生活》,《我爱我家》,《我们一起迎新年》。这门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

高格****gu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