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本科培养计划 第一篇: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本科培养计划软件工程本科培养计划一.指导思想1.体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2.培养学科基础厚、专业口径宽、综合能力强、整体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3.从反映发展和需求,培养创新能力,加强工程实践角度优化培养计划。二.学制四年。三.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适应信息产业和软件产业需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系统设计与开发、软件项目能力及其它领域的高级人才。四.基本要求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软件工程人才,不仅应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还应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他们应对新生事物具有敏感性和适应性;应对学过的知识具有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应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开拓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善于用文字和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与别人共事、协同工作的能力;以及适应竞争的能力。此外,他们应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五.课程体系及构成本专业教学计划课程共分四个知识模块:1.公共基础知识模块;2.学科基础知识模块;3.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知识模块;4.专业前沿及特色知识模块。六.主干课程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共8门,它们是: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应用技术、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概论、面向对象设计和UML以及软件项目管理。七.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上机及专业外语等教学安排本专业在四年中安排了军训、学农、金工实习、项目实践、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共约37周。这些实践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造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本专业培养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特色之一。第4和第6学期只安排18周教学,第19-24周为暑期短学期,分别安排开发技术和系统设计两个project,以及专题讲座。聘请国内外专家讲学。除了三年级安排一门英语口语与写作课外,还安排若干门课程采用原版教材;四年级学生结合毕业设计(论文)安排阅读和翻译外文文献资料。并安排108学时开设大学日语基础,以适应软件产业需要。八.课外实践活动安排与要求本专业四年除课程安排上机(所涉及的课程见教学安排一览表)外,实验室对学生实行开放实验。课外安排包括阅读教材及参考书,做所布置的习题,准备实验和上机,设计大型综合课程设计,撰写实验报告和有关论文等。课外教学安排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化掌握课堂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辅助途径。因此,学生应根据教学安排,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要求完成课外教学安排,课外要求应视作考核的内容之一。九.毕业规定学生在本专业毕业应获总学分202.5,其中必修课学分174.5并完成生产实习项目和毕业设计(论文)。十.课程列表第二篇: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学院简介【学院基本情况】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和软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实现我国软件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2001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正式成立,同年12月被教育部和发改委批准为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经过十年的探索与实践,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的精英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及毕业生综合能力获得业界普遍认同。被教育部批准为“特色专业”建设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软件工程学科队伍现有教师3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5人、讲师11人,博士生导师11人。师资队伍中,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69%,34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在海外著名高校获得博士学位,1人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学院研究方向比较全面,在形式化方法、软件工程技术、软件服务、实时与嵌入式系统、数字媒体技术、软件系统等方向均有一支稳定的研究与教学队伍,并有与之相结合的软件工程管理方向的研究与实践。在形式化方法、软件工程技术方形有较高国际影响力。2006年以来,软件学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20多项,科研经费近4000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项;在国际学术刊物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16项;出版学术专著11部。软件学院建立了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中有8位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6位国际学术期刊专辑的特邀编辑、3位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的编辑;7位国际学术会议的大会主席、指导委员会主席或程序委员会主席,有12人次作了国际会议的大会特邀报告;主办/承办了7个国际学术会议,是3个国际合作计划的中方代表;接待海外学者100余人次,有30余人次出国进修访问;有2位分别担任IEEE软件工程知识体系(SWEBOKV3)联合主编和领域编辑,1位为中国首位获IEEE认证的软件专家(CSDP)。学院秉承“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办学传统,根据学科特点确定课程体系;结合学生特点及个性化发展需要制

猫巷****奕声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