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不相信人性 第一篇:不相信人性不相信人性,只相信制度人性问题是中国儒家的一个传统论题,最为典型的代表观点是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认为“性善论”,当然还有些人主张折中的“性无善恶论”、“性有善有恶论”,也有像孔子那样和稀泥没直接表态的,但在种种观点之中,无疑“性善论”是中国哲学的主流观点。记得有次校长在校本教研中给我们讲《论语》,随机采访老师,大多数老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都是“人性善”。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倡导孟子的“性善论”,强调道德教化,统治者似乎认为他们在宣扬“性善论”的过程中,自己就成了善的化生,就成了道德很高的人,这样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他们的统治就有了合法性、权威性了。所以,中国自古以来,表面多的是道德教化,背后实则污劣不堪,皇帝尤其如此。暂且不谈人性是善还是恶,先从现实中的事实讲起吧!现在,超市、商场收钱都用收银机,我们也都已经习以为常了。收银机记录每一笔收到的钱,记录找出零钱的数额,记录卖出货物的总数。试想,如果没有收银机会怎么样呢?无疑,面队在眼前唾手可得的现金对每个人都将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有了收银机,雇主们再也不用考虑收银员的德性了。说实在的,我个人觉得空谈人性善恶无意义,我只相信制度。所谓的清官,道德高尚者只不过是普通百姓理想化的化身,本身并不存在,大多是百姓的一种幻想,也统治者为百姓塑造出的精神寄托。想起“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丛书中的一个基本观点:“人是有弱点的,人是不可靠的。”是的,连尼克松这样的总统都是靠不住的,何况他人呢?在现实层面,我们应该撇开人性的善恶,撇开人的品质和素质,转而做出一种制度设计,以解决象收银机此类的困惑。近日,听说以前一个做校长的邻居在经济上出了点问题,他以前在我们的学校是大家公认的好人。为什么会这样呢?是的!在善的人,也会有利益偏好的,或者说,没有好的制度设计,再好的人身在其中也是也会变的。每个人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不知不觉间每个人都已是“自私”的了。毫无疑问,“自私”一词在我们的话语里是个贬义词,但美国著名思想家安·兰德在《自私的德性》一书中却高扬“自私”的旗帜,认为“攻击‘自私’就是攻击人的自尊,放弃‘自私’也就是放弃自尊。”是的,损人利己只是我们对“自私”的低级误解,人的私利也不能取决于盲目的欲望或者随意的奇想,而必须在理性原则指导下找到和实现私利。这何不是一种理性自私的道德呢?比较赞同他的观点,更高等的自私其实就是自身和同伴、对手的一种双赢。第二篇:高三,不相信传说高三,不相信传说上高三之前,我对高三所有美好的传说,都不信任。我不信任半天踢足球,半天上课,晚自习还睡觉的学生,会考上北京大学;我不信任平时交白卷的学生,高考忽然灵光乍现,考了满分;我不信任左手吉他、右手美眉的人,能考过专心致志的学生;我不信任翻围墙去上网的,学功课最灵光;我不信任家长从不过问的学生,心理最健康;我不信任高考会提供作弊的空间;我不信任脑白金脑黄金……上高三之后,学校开了场“高三动员会”。在我看来,前面要加个“运”字——“运动员会”。我上清华后,认识一个同学,他在高三前,一直是个运动员。上高三之后,成绩排名在30多位。高三毕业时,高考成绩却全班第一。问其奥秘,他说:“我当运动员的时候,教练说,只有你流的血汗,不会欺骗你。”高三的老师说过很多好话,但我只相信三句:排名比分数重要;补弱科;不喜欢做题的学生,不是爱学习的学生。上高三后,学校组织了第一次摸底考试,我考出了一个超级好的分数,数学高达142分,文科总分超过620分。老师说,这是为了让我们“提高自信心”的一次考试。我不关心自信心,不关心分数,只关心排名。我在班上排名第四,在全校文科生中排名第21。这就是我高三的第一个起点名次。而高一的时候,因为文理不分,我竟被糟糕透了的理科拖累了总成绩,以致排名在全校1000名之外。分数只会让我迷惑,名次才能给我自信。我的弱科,也是大部分文科生的弱科,那就是数学和地理。我积攒的一点体能和毅力,几乎都给了数学,我的方法是做题、做题、再做题;我积攒的优势,给了语文和外语,我的方法是只参加考试,不交这两科的作业;我积攒的智慧,给了历史和政治,我的方法是做笔记、画表格、理框架、找得分窍门。还有地理,我一直没有找到方法,只是在混乱的调整中跟紧别人的步伐。我的数学老师说:“你是我见过的做题最多的学生。”有一个章节,我没有搞懂,于是去网上下载了有关这个章节所有的试题汇编。打印出来,一共是600页。每天晚自习近平四个小时,我都在埋头做题中度过。做完了之后,我常常觉得头已经不在脖子上了。做题的辛苦,在高考中终于得到了回报。我的数学,是所有科目中考分最高的。我的最弱科目,成厂我最强势的一科。从高二的暑假开始,我就在为自主招生做准备了。我的自述材料,足足准备了三个多月,前后装订出了一个册子。最终,我进入了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波峻****9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