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升本机械设计简答总结 第一篇:专升本机械设计简答总结产生根切的原因,取决因素α范成法加工齿轮时,若刀具齿顶线超过啮合线的极限点,则由基圆之内无渐开线的性质可知,超过啮合线的极限点的刀刃不仅不能范成渐开线齿廓,而且会将根部已加工出的渐开线切去一部分,这种现象称为根切。标准齿轮是否发生根切取决于其齿数,齿数越多分度圆半径越大,轮坯中心越高,极限点越往上移,从而避免根切;反之,齿数越少,分度圆半径越小,轮坯中心越低,极限点越往下移,根切越严重。齿轮根切的避免措施齿数必须大于或等于不根切的最少齿数17采用变位齿轮。直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m1=m2=m;α1=α2=α)斜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Mn1=Mn2=M;αn1=αn2=α;β1=-β2)轮齿的失效形式、齿轮材料及热处理轮齿折断、齿面点蚀、齿面胶合、齿面磨损、塑性变形。常用的齿轮材料是各种牌号的优质碳素钢、合金结构钢、铸钢和铸铁,一般多采用锻件或轧制钢材。表面淬火、渗碳淬火、调质、正火、渗氮齿轮传动的润滑开式齿轮传动通常采用人工定期加油润滑。可采用润滑油或润滑脂。一般闭式齿轮传动的润滑方式根据齿轮的圆周速度V的大小而定。当V≤12m/s时多采用油池润滑。当V≥12m/s时,不宜采用油池润滑,最好采用喷油润滑,用油泵将润滑油直接喷到啮合区。带传动的优点和缺点优点:1.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传动;2.带具有良好的挠性,可缓和冲击,吸收震动;3.过载时带与带轮间会出现打滑。打滑虽然使传动失效,但可防止损坏其他零件;4.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缺点:1.传动的外廓尺寸较大;2.需要张紧装置;3.由于带的滑动,不能保证固定传动比;4.带的寿命较短;5.传动效率较低离心拉应力σc=qv^2/A:v一般为5~25m/s,传动比i≤7,传动效率0.90~0.95。带速过慢,传动效率过低;带速过高惯性拉应力会过大。弯曲应力σb1=2YE/d1;σb2=2YE/d2(d1≥dmin)若d1过小,则弯曲应力将过大导致带的寿命降低;反之,虽能延长带的寿命,但带传动的外廓尺寸却随之增大。影响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或工作能力)的因素:摩擦系数f′;包角α;F0初拉力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带传动的失效形式:打滑和疲劳破坏设计准则:在保证不打滑的条件下,带传动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带传动中【P0】的确定依据在载荷平稳,包角α1=π(即i=1)、带长Ld为特定长度、抗拉体为化学纤维绳芯结构的条件下,求得单根普通V带所能传递的功率P0。弹性滑动和打滑的区别带传动中,由于皮带的弹性引起的带与带轮之间的相对滑动,叫做弹性滑动。弹性滑动是皮带的固有性质,不可避免。弹性滑动的负面影响,包括造成传动比不准确、传动效率较低、使带温升高、加速带的磨损等。带传动中,存在弹性打滑,当工作载荷进一步加大时,弹性滑动的发生区域(即弹性弧)将扩大到整个接触弧,此时就会发生打滑。在带传动中,应该尽量避免打滑的出现。打滑现象的负面影响:导致皮带加剧磨损、使从动轮转速降低甚至工作失效。打滑现象的好处在于:过载保护,即当高速端出现异常(比如异常增速),可以使低速端停止工作,保护相应的传动件及设备。轴的功用和类型及常用材料功用:用来支承旋转的机械零件和传递转矩。轴可分为转轴、传动轴和心轴。转轴既传递转矩又承受弯矩;传动轴只传递转矩而不承受弯矩或弯矩很小;心轴则只承受弯矩而不传递转矩。常用材料:轴的材料常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折合系数α转矩T乘以折合系数α,以考虑两种循环特性不同的影响。α——根据转矩性质而定的折合系数。不变的转矩,α=0.3;脉动循环α=0.6;对称循环边应力α=1;折合系数α的引入原因对于一般的转轴,即是载荷大小与方向不变,其弯曲应力σb也为对称循环变应力,而τ的循环特性往往与σb不同,所以应对转矩T乘以折合系数α,以考虑两者循环特性不同的影响。形成动压油膜的必要条件1)两工作表面间必须有楔形间隙;2)两工作表面间必须连续充满润滑油或其他粘性流体;3)两工作表面间必须有相对滑动速度,其运动方向必须保证润滑油从大截面流进,从小截面流出。非液体摩擦的滑动轴承的计算,目的,设计依据P≤[P]限制轴承压力P,以保证润滑油不被过大的压力挤出,从而避免轴瓦产生过度磨损。PV≤[PV]PV值与摩擦功率损耗成正比,它简略地表征轴承的发热因素。PV值越高,轴承温升越高,容易引起边界油膜的破裂。V≤[V]为防止轴承因V过大而出现早期磨损维持边界油膜不破裂,是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依据动压油膜的形成过程停车状态,轴颈沉在下部。轴颈表面与轴承孔表面形成楔形间隙。开始启动时轴颈沿轴承孔内壁向上爬。当转速继续增加时,楔形间隙内形成油膜压力将轴颈抬起而与轴承脱离接触。因油膜内个点压力的合力有向左推动轴颈的分力存在,因而轴颈继续向左移动。当达到工作转速时轴颈就稳

山梅****ai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