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环境教育教案 第一篇:专题环境教育教案第一课空气与人的关系教学目标:1、让学生都有环保意识。知道净化空气人人有责。2、人人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学校,保护我们的家园。教学准备:两只较大的塑料袋,一只装有助动车尾气,一只装有普通空气的塑料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讲述空气对我们的作用:人要生存,就要呼吸空气,一个人只要几分钟不呼吸空气就会死亡。可见,空气与人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和重要。但是,不是什么样的空气都有人所需要的人所需要的是洁净的空气。人如果吸进被污染的空气就会感到不适,甚至生病,严重的还会死亡。如助动车尾气,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长期吸入被助动车尾气污染的空气,那么,我们人体血液中的含铅量等有毒有害物质将明显增加,会导致积累性中毒。很明显,被污染的空气对人类有直接的危害。大气污染物分为气体状态污染物和固体颗粒状态污染物。二、教学活动1、让学生思考:我们怎样来减少污染,净化空气呢?四人小组讨论。同学们在讨论的时候,首先要弄清当前空气污染的原因在哪里?2、学生反馈:空气污染主要有两个原因:即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自然污染难以抗拒,但人为污染是可以防治的。3、教师给学生做一个实验:用两只较大的塑料袋,将一只塑料袋灌进助动车尾气,将另一只塑料袋灌进普通空气,然后同时将两只小动物分别放进两只塑料袋封口,10分钟后启封塑料袋,看一看两只塑料袋中的小动物有什么变化?4、老师可以针对这个实验谈谈助动车尾气的危害有哪些?(致癌,也有的说儿童吸入后导致血铅升高。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导致贫血。铅对儿童的行为、智能、心理、听觉、语言、注意力等,均有不良影响)。5、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小学生怎样为净化空气做贡献呢?三、本课小结: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人类一定会在碧空如洗的蓝天下呼吸到洁净的空气的。课后拓展和实践活动:调查学生家中用助动车的有多少?第二课汽车尾气一、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汽车尾气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2、通过写汽车尾气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二、教学准备: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汽车为期的危害。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三、课前准备: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2、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四、教学过程:(1)、计算导入:(算一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1、出示题目:根据统计:每1000辆汽车每天会产生3500千克的废气。西安市现有21万辆汽车,每天要排放废气多少千克?每月多少?每年多少?各合多少吨?学生计算,教师板书。日735000千克735吨月22050000千克22050吨年264600000千克264600吨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我市一年之内汽车产生的废气量,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为什么?我市就有那么多的废气,那么全国呢?全世界呢”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尾气排放现状。“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汽车尾气的问题。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2)、联系实际:(做一做)1、课本中的实验。用白纸检测摩托车尾气的污染。2、讨论:马路上各种车辆排放的尾气都到哪儿去了呢?(3)、了解危害:(读一读)小资料(4)、观看录象:(看一看)“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城市来开展研究。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我市产生的废气是怎样的一种情况!”1、学生观看录象。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3、“我市正在争创国家级卫生城市,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能接受吗?”5)、研究方案:(写一写)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交流建议:a、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b、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3、随机补充。(6)、活动拓展:(说一说)1、“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但是光靠我们班的同学,毕竟力量有限。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大家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废气污染的行动中去?(宣传)你们想怎么宣传?2、(指名说)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想宣传的内容写下来,好吗?”(7)、课堂总结。五、课后延伸:根据课文提示,调查十字路口,司机在等待绿灯时关掉引擎吗?填好表格。下节课交流、讨论。第三课地球上的水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上水的分布,了解人类是离不开水的;2、从实例中感受到水的珍贵,自觉保护水资源,自觉地节约用水;3、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

一条****彩妍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