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五篇模版).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2.8万字
约47页
0
4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五篇模版).docx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五篇模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五篇模版)

第一篇: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世界近代史下名词解释(适用于王晓焰老师)-------杨帆编辑整理1.人民宪章:英国宪章运动中的纲领性文件。1837年由洛维特领导的“伦敦工人协会”拟定,次年5月8日,以《人民宪章》的名称公布。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凡年满21岁,精神健全的男子皆有选举权;②无记名秘密投票;③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④议员应支付薪俸;⑤平均分配选举区,按各自选民的人数分配代表名额;⑥议员每年改选一次。其核心内容是以普选权为基础的议会民主化的问题,反映了当时英国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推动了宪章运动的发展,对其他国家的工人运动也有一定影响。2.第一国际成立大会:即国际工人协会的第一次大会。原为1864年9月,在伦敦圣马丁教堂召开的声援波兰人民起义的国际性工人大会。大会根据法国工人代表的提议,通过了建立“国际工人协会”的决议,选出21人组成临时中央委员会,马克思当选为委员,对第一国际指导,拟定《成立宣言》、《共同章程》,使第一国际处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这次大会的召开宣告了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并阐明了其目标、任务,建立了组织架构,在国际工人运动史上有重要的地位。3.拿破仑三世: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缔造者。路易·波拿马原为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于1851年12月2日发动政变,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其在位时期,积极促进法国经济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法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在此期间,法国完成的工业革命。为了改变1815年以来法国的孤立状态,争夺欧洲大陆优势和进行海外殖民侵略,拿破仑三世积极发动对外战争,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联合英国击败俄国,取得欧洲大陆的霸权。在普法战争中,色当战役惨败被俘,其第二帝国也随之覆灭。拿破仑三世促进了法国经济的巨变,在经济上确立了现代水平的资本主义的根基。4.1832年会议改革:19世纪三十年代英国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同土地贵族进行斗争,争取重新分配政治权及扩大选举权的政治改良运动。在1832年会议改革中,资产阶级的全国政治联合会等团体同辉格党政府相呼应,利用人民运动发声势,迫使议会通过法案,撤销了56个“衰败选区”(指地处农村,已无人烟,由大地主指派议员的选区),增加了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新兴起的工业城市的代表名额,并降低了选民的财产数额限制,扩大了资产阶级选举权。5.宪法纠纷:德国统一过程中出现的议会与政府之间就军事改革进行的争论。前后共两次。第一次是1860年,陆军部长洛恩提出的一个军事改革方案,遭议会否决,其后政府在没有得到议会批准的情况下强行进行了军事改革,后又解散议会,从而酿成军事改革是否合法争论。这就是第一次“宪法纠纷”。俾斯麦上台后,很快宣布议会休会,下令增加军费,封闭反对派刊物,禁止自由派活动,这些独断的行为被指责为违宪,从而酿成第二次“宪法纠纷”。1864年,俾斯麦以对丹麦的军事胜利征服了朝野,这场冲突才结束。宪法纠纷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同容克阶级争夺政治权的斗争,也为德国统一创造了条件。6.俄国1861年改革:俄国废除农奴制度的改革。19世纪中期,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农民运动不断高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国内矛盾,农奴危机日益严重。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政府被迫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拥有人身自由;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为获得人身自由和份地必须交付高额赎金。这样,农民获得“自由”时受到了残酷的剥夺。这场由农奴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使俄国获得了发展资本主义所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也使俄国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7.吉田松阴:日本德川幕府末期思想家、教育家。生于一长州藩士家庭。少时修兵学和儒学。青年时代游学九州等地,拜兰学家为师,寻求抵御西方列强良策。美国培理舰队来航后,撰文向幕府当局提出防备之策。曾企图偷乘美舰出国考察,事败被囚。出狱后办村塾讲学,传授尊王攘夷思想,培养了高杉晋作、久坂玄瑞、伊藤博文等一大批致力于倒幕维新的人才。1858年因反对《安政五国条约》,倡导攘夷被捕入狱,次年被处死。其思想对倒幕运动产生重大影响。8.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历史使命的简要论述。马克思以印度为例,这样写道“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性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外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其中.破坏性使命指,殖民国家向殖民地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造成殖民地自然经济解体,把殖民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建设性使命指,经济上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入殖民地,使之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化,产生资产阶级;政治思想方面,西方民主思想与近代社会政治理论的传播,在殖民地先后兴起资产阶级运动、革命运动。论述揭示了殖民主义的本质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五篇模版)

文档大小:4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