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两基汇报(9.8) 第一篇:两基汇报(9.8)沙河中学“两基”工作情况汇报一、基本情况沙河镇初级中学始建于1991年,校园占地面积2353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664平方米。现有学生900人,19个教学班。教职工82人,其中专任教师70人,本科以上学历教师57人,学历合格率达100%,中学高级教师15人,一级教师29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县级骨干教师17人,县级学术带头人3人,教职工党员45人。学校以“让学生成材,让教师成功,让人民满意,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为教师的事业和人生增辉”为办学理念,以“修德敬业,自强成贤”为校训,以“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和谐共进,争创一流”为校园精神,以“常规工作求规范,重点工作求突破,特色工作求创新”为工作思路,以“科研兴校,提升质量”为奋斗目标,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形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校风,“博学严谨,挚爱奉献”的教研之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沙河镇辖13个行政村,4个社区,134个合作社,农村人口2.17万人,耕地面积4.2万亩,人均纯收入达6870元。二、“两基”指标完成情况(一)普及程度近三年来,适龄儿童毛入学率分别达107.7%、118.2%、111.8%,净入学率分别达96.97%、98.57%、98.33%;残疾儿童入学率均达100%;在校学生巩固率分别达99.37%、99.25%、99.32%;初中毕业率分别达99.32%、99.02%、99.47%;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均达100%,17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分别达97.81%、98.65%、98.46%;初中升学率分别为93.79%、93.71%、90%。(二)教师队伍现有专任70人,学历合格率均达100%,高学历教师57人,占教师比例的81.4%;2001年以来新补充教师4人,学历合格率达100%;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达100%;生师比为12.8:1,各学科教师均已按照课程标准配齐。(三)强化培训,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一是加强班子建设。学校坚持引导中层领导做勤于学习、团结合作、严于律己、务实肯干的表率,以责人之心责己,以爱己之心爱人,提高管理水平和领导艺术;二是强化师德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师德建设“十个一”系列活动,通过师德标兵评选、征文演讲比赛等形式,强化师德教育。建立师德档案,强化师德考核,坚持师德一票否决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并把师德素质作为教师评优树模、晋级晋升的重要依据;三是提高师能素质。学校强化校本培训,深入开展信息技术、课改理论、中欧项目培训、网络研修培训等各种培训活动,实施骨干教师“1234”帮带工程,即一名校、县、市、省级骨干教师分别培带1、2、3、4名教师。落实骨干教师、党员教师和新教师结队帮扶培带责任制,促使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四)加大投入,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建校以来,学校先后投资近1000万元,修建了一号教学楼、二号教学楼、学生宿舍楼、教师宿舍楼、教师餐厅、师生餐厅礼堂综合楼、运动场及水冲式厕所等基础设施,并不断进行完善。特别是今年以来,新建理化生实验室各1个,生物仪器室1个;新增图书4000余册,购置音体美器材400多台件;购置办公桌椅100套,对所有的学生桌凳进行了翻新,对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进行了粉刷,在教学楼楼道内设置了国防教育、法制安全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4个专栏,制作标语、字画、宣传板530多幅,美化了教室和学生宿舍,使校容校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五)执行政策,“两免一补”落实到位一是学校成立“两免一补”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学校中层领导、年级组长为组员,校长全面负责,安排一名副校长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开展。二是多次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学生及学生家长会议,向教师、学生及家长宣传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求全体教师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配合,不折不扣地落实党的政策。三是通过发放宣传材料、“校园之声”广播、张贴宣传画、悬挂横幅、出宣传板、家长培训会等形式,加大“两免一补”政策的宣传。四是严格“两免一补”工作程序,学校在学生个人申请的基础上,教师主动与各村社联系,了解学生家庭状况,根据上级下达的深入开展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法制、安全教育、国防教育、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面实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零”发案目标方案》,德育成效明显增强,学生思品合格率达100%,师生违法犯罪率为零。(八)加强研讨,课改工作不断深入一是狠抓学风教育。明确学风建设要素,通过开展每周三的学风讲座、学风周检查通报、学风建设情况与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考核挂钩、教导处政教处对班级学风进行双重管理等措施强化学风建设。并通过树立榜样、鼓励竞争、调控舆论导向、学习方法交流等,将中医理论有效运用到学风建设中,

小云****6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