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离线作业(5篇范文).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2万字
约22页
0
2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离线作业(5篇范文).docx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离线作业(5篇范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离线作业(5篇范文)

第一篇: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离线作业2014年春季期末作业考核《心理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差别预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受的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2、语言生成:人们通过语言器官或手的活动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或写出来.3、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语.4、错觉:多人共有的知觉歪曲的现象。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经验主义的观点。答:由洛克提出,认为婴儿生来并无知识和机能,经验(或人类的学习)在婴儿洁白无瑕的心灵上刻下深深的烙印.2、简述视觉刺激中最常用的深度线索。答:相对大小,视野中的高度,遮挡,线性透视,纹理变化,光照与阴影。3、简述线索提取依赖的条件。答: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情绪的作用。4、简述语言理解的三个水平。答:词汇理解或词汇识别,句子的理解,课文或话语的理解。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阐述对于问题解决的主要观点。答:联想主义:联想,尝试---错误是思维的机制.格式塔:情境整体被动物知觉产生顿误问题解决.认知学:派:用计算机模拟人的问题解决过程以验证各理论.2、阐述任一种智力测验量表。答:个体智力测验:1.比内量表:(1)斯坦福-比内量表.(2)中国比内测验.(3),比内-西蒙量表.。1924年陆志韦在斯坦福-比内表的基础上修订而成,1936年发表2次修订本.1978年,吴天敏主持第三次修订,1982年完成.2.韦克斯勒智力量表:(1)韦氏成人量表(2)儿童量表(3)幼儿量表.第二篇:2014年春季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期末作业考核离线作业(模版)2014年春季期末作业考核《心理学》满分100分学生姓名:夏旻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差别预限答: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2、语言生成答:人们通过语言器官或手的活动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或写出来.3、自我效能感答: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的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推测与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语。4、错觉答: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经验主义的观点。答:由洛克提出,认为婴儿生来并无知识和机能,经验(或人类的学习)在婴儿洁白无瑕的心灵上刻下深深的烙印。2、简述视觉刺激中最常用的深度线索。答:相对大小,视野中的高度,遮挡,线性透视,纹理变化,光照与阴影。3、简述线索提取依赖的条件。答: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情绪的作用。4、简述语言理解的三个水平。答:词汇理解或词汇识别,句子的理解,课文或话语的理解。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阐述对于问题解决的主要观点。答: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其中主要观点就是克服生活、学习、实践中新的矛盾时的复杂心理活动,其中主要是思维活动。2、阐述任一种智力测验量表。答: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美国心理学家D.韦克斯勒1955年修订而成的智力测验工具。简称WAIS。适用于16岁以上的成人。中国的修订本名为WAIS-RC。量表包括11个分测验,它们分别评估一种智力要素或能力。分为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两类。言语测验的项目有:①常识测验。②理解测验。③算术测验。④类同测验。⑤数字广度测验。⑥词汇测验。操作测验的项目包括:①译码测验。②图画补缺测验。③积木图案测验。④图片排列测验。⑤拼图测验。被试要接受每一分测验。他所得到的每一分测验的分数需换成量表分、并进而计算出言语量表分,操作量表分和全量表分。再将这些分数转换为智商。韦氏量表所得智商叫离差智商。第三篇: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评价(离线作业)范文期末作业考核《学前教育评价》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形成性评价答: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又称为“过程中的评价”。2.CIPP模式答:是指为判定决策所做出的描述、获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又称决策类型评价模式。3.专家会议法答:对已拟出的指标体系征询专家意见,结合权集,经统计后取平均值,以确定权重的方法。4.强度答:指达到指标体系项目要求的程度或各种规范化行为的优劣程度。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评价中评价者容易产生哪些心理现象?答:(1)准备过程的心理现象:角色心理、心理定势、新奇感、时尚效应;(2)施评过程的心理现象: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参照效应、理想效应、先后效应、“趋中”趋势、成见效应;(3)结果处理过程的心理现象:类群效应、遵从心理、逆反心理、本位心理、模式效应。2.指标的三个特征是什么?答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离线作业(5篇范文)

文档大小:2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