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东哈村扶贫调研报告.docx / 文档详情
东哈村扶贫调研报告.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2万字
约22页
0
2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东哈村扶贫调研报告.docx

东哈村扶贫调研报告.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东哈村扶贫调研报告

第一篇:东哈村扶贫调研报告东哈村扶贫调研报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职责,建言献策,是政协人的光荣使命。为全面准确掌握联系村生产生活状况,吸纳地气,为贫困村今后的全面发展谋思路,做好引导和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凌云县政协办公室根据《中共凌云县委办公室凌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凌办发[2012]3号)和《中共凌云县委办公室凌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凌办发[2012]4号)的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于2012年2月6日至2月13日派出专门工作组一行5人全部脱产,自带伙食深入加尤镇东哈村进行工作调研,通过驻村实地走访,与群众“三同”,与村委班子座谈沟通交流,比较全面地掌握了该村的生产生活状况以及当地群众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的愿望和诉求,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东哈村基本概况东哈村位于加尤镇东北部,距离加尤镇政府23公里,东北靠河池市凤山县,西北与乐业县、天鹅县相邻,境内高山林立,海拔在700米以上,土山石山各占一半。全村有14个村民小组400户1855人,其中,汉族有265户1114人,瑶族135户741人,劳动力821人,60岁以上老人177人,学前儿童161人,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有27人。低保户286户,五保户10户,残疾人27人。种粮、种桑养蚕以及外出务工收入是该村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一)村屯组成情况:全村由上东哈、下东哈、兴隆台、赶然、赶仗、猛娥、笋子弯、上甲小、下甲小、大寨、那矮、罗家垌、那瓦、顶毫等14个村民小组组成,村民小组下辖43个自然屯。其中少数民族(瑶族)聚居的有林写、观音洞、罗家洞等9个自然屯。(二)农民生产生活情况:全村无集体经济,没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炊事能源主要是靠燃烧当地木材、秸杆以及生活用电和沼气等,劳动工具主要是肩挑马驮和刀耕火种;赶集出行主要是靠摩托车、面包车作为交通工具。农户居住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居住一层钢筋房屋有113户,住二层以上钢筋混泥土屋140户。由于距离集镇较远,交通不便,群众日用品的采购一般都是每半个月集中采购一次。(三)基础设施情况:全村已经开通四级通村公路,里程104公里,目前正在实施扩建和提级改造,14个村民小组已全部通简易屯级公路,尚有7个自然屯未通公路;全村除1户未通电外,其余399户已经全部用上电;目前已经建有饮用水柜221座13200立方米,通自来水有38户;通广播电视282户;通电话387户。建有沼气池209座,其中111户能正常使用。(四)农业基本情况:全村总面积5000亩,其中耕地面积1234亩,农业生产主要是从事种植玉米、水稻、茶叶、桑树、八角、油茶等,其中玉米1014亩、水稻220亩、茶叶60户6.08亩,种桑157户1840亩,八角150户150亩,油茶129户121亩,全村没有实施机耕、机播、机收的机械化管理。养殖业主要发展养羊、养牛、养马、养鸡和养鸭等,其中繁殖母猪18户18头,山养23户480头,基本上都是自家小规模养殖,自产自销为主,还没实行大规模商品化养殖管理模式。2011年全村人均耕地为0.9亩,人均有粮168公斤,年人均纯收入2260元。(五)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情况:全村建有卫生室1个,医务人员1名,村中心小学1所,在校学生212人,全村义务教育普及率345(二)强化服务,大力培植特色产业经济。针对东哈村旱地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特点,而且种桑养蚕已经有一定经验和基础,下一步要继续对产业结构进行科学调整和优化布局:一是重点发展桑蚕、油茶产业和中药材种植,力争9年内桑园面积发展到1680亩,新种油茶2070亩,低改100亩;中草药种植650亩;并培植成为一定的规模,使之成为东哈村特色的绿色经济亮点;二是引导群众兼顾种植茶叶1420亩、低改360亩,八角1570亩,低改100亩,水果470亩,以及发展圈养山羊和母猪养殖等养殖业,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三是强化科技培训,培养科技能人。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群众种植和养殖技术的培训力度,对科技致富能人给予政策扶持;争取对村民实用技术培训1198人次,通过科技普及培训提高农民种植和养殖水平,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三)提高质量,不断壮大劳务输出队伍。东哈村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每年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但输出质量不高。如何正确引导,积极鼓励外出务工,帮助贫困农民增加收入,显得十分迫切。为此,一是要重点抓好对该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利用远程教育和人事部门、扶贫部门的年度培训特点,定期派出务工人员参加各类技能培训班,把好劳务输出前的质量关。二是加强与外界信息的交流,鼓励群众走出去就业创业,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四)开展“一帮一”扶困活动,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围绕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提速目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东哈村扶贫调研报告

文档大小:2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