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丝绸之路手抄报.docx / 文档详情
丝绸之路手抄报.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3万字
约27页
0
2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丝绸之路手抄报.docx

丝绸之路手抄报.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丝绸之路手抄报

第一篇:丝绸之路手抄报二.来历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大陆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汉武帝时张骞首次开拓丝路和东汉时的班超经营西域并再次打通延伸了丝路,以及罗马人征服叙利亚的塞琉西帝国和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后,罗马人通过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阿克苏姆帝国取得中国的丝绸。西汉时期由张骞首次打通的的丝路,被称为“凿空之旅”,西汉末年,在匈奴的袭扰下,丝绸之路中断。公元73年,东汉时的班超又重新打通隔绝58年西域。并将这条路线首次打通延伸到了欧洲,到了罗马帝国。罗马帝国也首次顺着丝路来到当时东汉洛阳。这不但是欧洲和中国的首次交往,也是目前完整的丝绸之路路线。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永平求法的佛教东渡,西天取经的玄奘,他们的一些故事都与这条路有关。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一.起源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都长安(今天的西安)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它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它也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当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FreiherrvonRichthofen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所谓“赛里斯”即“丝绸”之意。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行走的这条东西大道誉为“丝绸之路”。德国人胡特森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撰写成专著《丝路》。从此,丝绸之路这一称谓得到世界的承认。丝绸之路,概括地讲,是自古以来,从东亚开始,经中亚,西亚进而联结欧洲及北非的这条东西方交通线路的总称。丝绸之路,在世界史上有重大的意义。这是亚欧大陆的交通动脉,是中国、印度、希腊三种主要文化的交汇的桥梁。三.海上丝路简介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路线。中国的丝绸除通过横贯大陆的陆上交通线大量输往中亚、西亚和非洲、欧洲国家外,也通过海上交通线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国。因此,在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横贯东西的陆上交通路线命名为丝绸之路后,有的学者又进而加以引申,称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路线为海上丝绸之路。后来,中国著名的陶瓷,也经由这条海上交通路线销往各国,西方的香药也通过这条路线输入中国,一些学者因此也称这条海上交通路线为陶瓷之路或香瓷之路。第二篇:丝绸之路课件丝绸之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匈、骞、继、贯”4个生字,会写“共、运、终、道、挨、国、贵”7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历。过程与方法:采用创境激趣法和讲解指导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张骞勇敢顽强、热爱祖国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重难点1.感情朗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品质。2.领悟“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件激趣,引入学习1.课件出示“张骞”的图片,引导学生交流对图中人物的感知。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人物并补充介绍张骞;中国第一位有影响的对外友好使者,更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2谈话导入:孩子们,.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张骞的故事。(板书课题:31丝绸之路,齐读课题,理解丝绸之路)二、自读课文,感知大意1.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圈出课文的生字,同时标出课文自然段。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了解自读课文情况。3.检查学生自主读文的情况。(1)开火车认读生字,齐读。教师适合提醒读准“匈、共、终”等生字的后鼻音,强调:“骞”不要读成“赛”“挨”读第二声。(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适时进行部分句段的范读指导。重点指导好长句子“但是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和地理信息”“后来╱人们把这条贯通中西的商路╱称作‘丝绸之路’”。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故事,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1)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清楚故事的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出使”的意思。)(2)质疑:张骞为什么要“出使西域”?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一)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学生自主观察字形并交流识字方法。(“匈”与“句”很像,“贵”下面是贝,表示它本身就是宝贝....)教师适时引导学生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丝绸之路手抄报

文档大小:2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