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教学讲义稿上.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0万字
约171页
0
14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教学讲义稿上.docx

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教学讲义稿上.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教学讲义稿上

第一篇: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教学讲义稿上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教学讲义稿上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教学讲义稿上导论一、教学目标:通过导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献”的由来,知晓“文献”古今含义的异同。理解“征文考献”的作用和意义。知道古典文献学研究的内容及任务。了解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概况。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文献”的含义:古代“文献”的含义;古人强调“征文考献”的作用及意义。现代“文献”的定义。(2)古典文献学研究的内容及任务。(3)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的历史概况。2,教学难点:中国古典文献的起源与性质;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现代意义。三、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为主,启发学生阅读思考为辅。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内容:第一节“文献”与“古典文献学”1,“文献”概念的起源、定义及其内涵的古今变化。“文献”起源: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按:文指文章;献指贤(贤才),谓博学多闻、娴熟掌故之人,约相当于今日之谓“活字典”。司马迁亦有将书面材料和口头材料同视为“文献”之明显表现。其撰著《史记》,一方面广泛阅读“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即国家藏书),一方面游历“网罗天下放失旧闻”。“文献”由“典籍与贤才”到专指“典籍”:“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正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现代定义:“文献,原指典籍与贤者。……后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资料。……今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即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如纸张、胶片、磁带、光盘等)。”——《辞海》1999年版附:什么是古籍(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上海古籍2001)先解释“古籍”的“籍”。“籍”在这里就是书,“古籍”是古书的雅称,这都不存在问题。问题是什么样的东西才算书,在某些人的头脑中并不十分清楚。如有人谈我国书的历史,说最早的书是刻在甲骨上的,以后是铸在青铜器上的,这就不对。殷商时龟腹甲、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只是占卜后刻上去的卜辞,并未构成书。商周时青铜器上的铭文即所谓“金文”是王公贵族们对铸器缘起的记述,尽管有时为了夸耀自己的功勋,文字很长,但其性质仍和后世纪功颂德的碑刻相近似,也不能算书。我国殷商时已开始在竹木简上写文字,《尚书》的《多士》篇里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册”的古文字就像两根带子缚了一排竹木简,“典”则像以手持册或将册放在几案上面。但这种典册在当时仍不是书,而只是诏令之类的文字,保存起来犹如后世之所谓档案。到西周、春秋时,档案留下来的就更多了。西周、春秋时人做了不少四言诗,草拟了贵族间各种礼仪的节目单或细则;还有周人用蓍草占卦的卦辞、爻辞;春秋时诸侯国按年月日写下来的大事记即“春秋”或“史记”。这些,当时都归祝、史们掌管。其中除大事记是后来史书的雏形外,其余所有的仍都没有编成书,只能算档案,或称之为文献。到春秋末战国初,学术文化从祝、史手里解放出来,孔子以及战国时的学者才把过去积累的档案文献编成《诗》、《书》、《礼》、《易》、《春秋》等教材,作哲理化的讲解。这些教材叫做“经”,讲解经的记录编写后叫做“传”或“说”,经、传、说以外的记载叫做“记”。同时,战国各个学派即后人所谓先秦诸子也有不少论著,并出现了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专著。这些经、传、说、记和先秦诸子论著、科技专著才是我国最早的书,最早的古籍。《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最早的书也就是这一批古籍。以后收入列朝公私书目属于经、史、子、集的各种著作,在今天也当然被公认为古籍。2,“古典文献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及其发展趋向。古典文献学:研究我国古典文献的源流、特点、处理原则和方法及其利用的一门学科。亦即广义的校雠学,由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开创,为历代学者不断发展扩充的,以研究古代典籍的分类、编目、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注释、编纂、校点、翻译和流通等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即古典文献,指1919年以前产生的文献,基本以文言文和繁体书写的文献。对古典文献在书写、编纂、著录、印刻、流传过程中诸环节的文本形式(含物态形式,有时兼及内容)的研究,构成古典文献学的主体内容。1980s以来,古典文献学出现一些新的趋向,分支文献学和专科文献学受到重视,如文学文献学、文学批评文献学、文献目录学等。第二节古典文献学的知识范围与功用1,古典文献学的主要范围:目录、版本与校勘及其定义。目录、版本和校勘为传统文献学的三大主要内容。目录,即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教学讲义稿上

文档大小:14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