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992研究生入学考试地下水动力学 第一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992研究生入学考试地下水动力学一九九二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地下水动力学》试题一、说明地下水渗透流速与实际流速的意义和关系。在进行地下水的溶质运移计算时,应采用哪种流速?为什么?(10分)二、假设在潜水的平面稳定流动中,忽略垂向分速度,试推导和讨论隔水底板对潜水面的影响。(15分)三、如图所示,在扇形区域内有一井,若用映射法求解此问题,问θ为何种角度才可求解,它们对边界的性质(补给边界或隔水边界)有无要求?(15分)四、在未切割整个潜水含水层的河流岸边取水,除考虑河流的流量、河水位、河床淤积外,在计算其对开采井的开采流量时,对河流补给量计算,还应考虑哪些因素?试加以说明。(20分)五、某冲积扇地区,在粘性土隔水层分布起始地段,潜水与承压水的水头线几乎一致,当钻孔位置A点开采承压水,形成降落漏斗如图所示,若位置移至B点开采承压水时,部分影响已经超过隔水层,此时降落漏斗形状应如何?试绘图表示。(20分)六、在承压水超采的情况下,承压水水位H2已比上层潜水水位H1低,若不考虑水平方向的迳流坡度混采井串通上下两层时,(1)试计算潜水通过钻孔注入承压含水层的流量;(2)若从混采井抽出一定的流量Q,试分析该流量来自哪个含水层,建立数学表达式来表示。(20分)第二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997研究生入学考试地下水动力学一九九七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地下水动力学》试题一、何为含水层的空隙度、地下水的渗透流速和实际平均流速?并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10分)二、请说明双重介质渗流理论及其基本假定。(10分)三、在潜水含水层中进行完整井的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时,一般情况下,观测孔的降深—时间曲线有何特征?描述这种条件下渗流场的Boulton(博尔顿)第二模型和Neuman(纽曼)模型有何不同?(15分)四、有一海底隧道(见图),直径为d,隧道中心与海底的垂直距离为L,海水深度为h0;假定海底以下的均质透水岩层向下无限延伸,渗透系数为K,岩层中的地下水为剖面二维流。试推导单位长度隧道涌水量Q的计算公式。(20分)五、某一细砂承压含水层中有一粗砂透镜体,为提高井产量,准备将抽水井打在粗砂透镜体的中心部位,请按题图概化条件,给出井产量Q的计算公式。有关参数见题图及以下说明:K1为粗砂渗透系数;K2为细砂渗透系数;H0为抽水前水位;hw为抽水稳定后井水位;R为影响半径;L为粗砂透镜体等效半径;rw为井半径;M为含水层厚度。(20分)六、有一厚度为M的承压含水层,其中有一抽水孔和观测孔,均为完整井,观测孔距抽水孔中心的距离为R,抽水孔的半径为rw,并以流量Q抽水;当流场稳定后,从观测孔中投放示踪剂,经过时间t后,示踪剂到达抽水孔。假定示踪剂的运动速度等于地下水的实际平均流速,试求含水层的空隙度。(25分)第三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991研究生入学考试地下水动力学一九九一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地下水动力学》试题(10分)一、试讨论潜水含水层中的导水系数与给水度之间的关系。(10分)二、试说明下列概念及相互关系:渗透流速、地下水流速。(20分)三、试论述潜水含水层中按规范进行的稳定流抽水试验是否可求给水度。(20分)四、试论水均衡法与数值法在计算中有何异同。五、如题五图所示,假定河床切割深度为X,河水位至潜水含水层隔水底板的高度为H1,潜水均质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为K。试讨论,在河岸旁距离L处有一完整井以定水位(20分)H0抽水时,河床切割深度对完整井抽水量的影响。如题六图所示,为一垂直剖面,河床切割含水岩层,此含水岩层分为上、下两层,六、下层含水层厚度为M,渗透系数较上层的小,假定A点的水位是固定的。试示意绘出不同河水位时的河流左岸侵润曲线,并加以讨论。(20分)第四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993研究生入学考试地下水动力学一九九三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地下水动力学》试题一、试叙述流线、迹线和等水头线的定义,并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20分)二、说明下列概念的意义和内容:(1)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2)给水度和渗透系数.(20分)三、试列举井流稳定流出现的条件,在评价开采量中有什么意义?(15分)四、水源地计算区,处于水文地质单元内,边界上有长观孔的多年地下水水位动态观测资料,是否有利用价值?并对此作出评价。(25分)五、有两个互相无水力联系的均质等厚承压含水层,相应一、二层的承压水位分别为H1、H2,含水层厚度分别为M1、M2,含水层渗透系数分别为K1、K2。采用一个贯穿两个含水层的完整等井径的井,进行开采。要求该井分别从相应的第一层承压含水层中取出流量为Q1,从相应的第二层承压含水层中取出流量为Q2。试问在稳定抽水时,应如何进行?(列出数学

靖烟****魔王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