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ocx / 文档详情
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3.2万字
约54页
0
5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ocx

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

第一篇: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小城镇发屠战略研究周志田杨多贵(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0)[摘要】在评价我国小城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动因,提出了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原则及目标构想,建议确立“小城镇带动战略”,选择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模式。最后,从行政区划、土地流转、融资渠道等角度,为我国小城镇的建设提供了政策建议。建议以深化改革来推动小城镇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进而带动整个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关键词】小城镇;发展模式;战略[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806(20o3)02—0034—04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工业结构的调整,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城市本身有很多新问题需要小城镇来缓解。“乡村城市化”不单纯是解决农村人口过剩和农村现代化的问题,相对城市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随着农村第一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和第二步的“放开农产品价格”的改革,农村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活不断改善,农村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是,随之而来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新的矛盾和问题,如家庭承包制的经营方式问题,剩余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剩余劳动力去向问题等。这些矛盾和问题,仅仅通过农村自身来解决已经不够了,需要突破农村自身和微观层次,通过城乡协调改革以及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重新配置来解决。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加快小城镇建设,对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内需、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通过小城镇建设由此而带来的农村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其巨大的潜在的消费市场无疑将会为国民经济新一轮增长提供难得有利的契机。一、我国小城镇发展规划的原则小城镇发展规划的原则是制订小城镇发展规划的根本指导思想,要按照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省情、市情、县情、镇情出发,因势利导,促进小城镇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讲要遵循以下五大原则:1.总体性原则。科学的小城镇规划,应当同本地区的县、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长期规划相衔接,成为发展战略及长期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局部的小城镇规划应当同上一层次的更大范围的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也就是说地区小城镇规划应当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来制定。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金融、劳力、技术、房地产和信息等新的市场体系的逐步形成,小城镇的规划必须考虑到人口、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的现状和特点,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做出规划。2.协调性原则。所谓协调性就是全面协调发展。其中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各个产业与基础设施的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也包括区域间协调,如该小城镇与周边小城镇、区域内的小城镇的协调。同时,一个地区城镇的规划,还要与国家上一层次有关专项规划如国土规划、交通网络规划、环境规划相衔接和协调。另外,还应注重生态承载力,即考虑入、建筑及环境之间的协调与有机统一,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以构成一种人工和生态的良性循环。3.超前性原则。小城镇建设是关系到千秋万代和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其规划必须超越传统观念束缚和小生产意识的影响,必须有科学的超前性,立足“大流通、大市场、大格局”和“面向市场、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高度来编制规划。避免刚刚建设,又感到落后,再花更大的代价重新改建。当然超前性不等于超越客观条件的蛮干,而是要眼光放远,结合当地实际,循序渐进,分步到位。4.合理性原则。一方面是布局要合理,既包括大中小城市要分布合理,相互衔接,又包括空间分布要合理。城市太密集的地区应采取分散为主的思路,将重点放在大城市的扩散发展上。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引导大城市的传统产业向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促进大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一些城市较分散的地区则应当采取适度集聚的思路,城市相对较少的西部地区的城镇布局则需重点突破。另一方面是规模要适度。“农业规模化、入口集中化、:【业园区化”将成为大多数小城镇发展的必由之路。小城镇究竟确定多大规模为宜,首先应进行区位分析,并据以确定小城镇在县域(市域)或更大范围内所处的地位及作用,确定该镇与周围乡镇的关系,深入了解并分析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优劣势,然后确定其发展性质和发展模式,进而正确地确定其发展规模。通过全国多个小城镇规模效益分析表明,小城镇入口一般应在3~5万人比较适宜,入平均建设用地一般在100~120平方米为宜。当然,特殊地区情况会有不同。5.特色性原则。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入文历史、经济结构、增长水平、发展后劲、生活习惯等等都不同,不能照搬别人的发展模式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

文档大小:5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