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国现当代文学讲义.docx / 文档详情
中国现当代文学讲义.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5.2万字
约91页
0
7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现当代文学讲义.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讲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现当代文学讲义

第一篇:中国现当代文学讲义绪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及本质特征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背景。理解中国现代文学欲融入世界文学之林的历史诉求。掌握五四新文学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意义。讲授内容:概述中国现代文学各阶段的历史特征及发展进程重点:中国现代文学三个十年的整体风貌难点:各阶段文学的内在联系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背景晚清、民初的社会、文化与文学。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一)第一个十年(1917――1927)生长期、尝试期、充满了生机。出现了鲁迅、郭沫若等一批举世闻名的作家(二)第二个十年(1928――1937)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是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鲜明特点。但文坛并非单调,在左翼文学兴发的同时,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与其他多种倾向文学彼此竞争,共同丰富着30年代的文学。长篇叙事文学取得突出成就。出现了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艾青等一批文学大家。(三)第三个十年(1937――1949)抗日战争全面展开,文学与战争和救亡紧密联系。一批老作家(巴金、老舍、茅盾等)继续贡献新作,同时钱钟书、沙汀、艾芜、张爱玲、赵树理等也成为颇富盛名的作家。三、怎样学好《中国现代文学史》这门课程。第一章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文学思潮与运动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意义。理解五四新文学的文化立场。掌握“五四”文学革命最初的理论目标。讲授内容:1、文学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其历史意义。2、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3、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4、“五四”及二十年代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重点:胡适的“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和周作人“人的文学”与“平民的文学”主张。难点:五四新文学观念的确立。一、文学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其历史意义。1、文学革命的准备:(1)晚清以来的思想及文化资源:a、文学因时而变的信念b、社会变革的使命感c、向传统挑战的激进精神d、“言文一致”的语言变革运动e、域外小说翻译(2)晚清以来的文学态势:a、“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b、文学市场的形成与职业作家的出现第二章鲁迅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鲁迅创作的价值及文学史意义。理解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情感焦虑。掌握鲁迅开创的现代小说传统与“独语体”散文和“闲话风”散文。讲授内容:1、鲁迅创作的价值及文学史意义。2、小说创作:《呐喊》、《彷徨》及《故事新编》。3、散文创作:《野草》、《朝花夕拾》。4、社会众生相的艺术记录——浩瀚的杂文创作。重点:作为文化先驱的鲁迅和作为文体家的鲁迅。难点:鲁迅作品的文化品格。一、鲁迅创作的价值及文学史意义。1、从近些年来,对鲁迅的批评、对鲁迅的贬损说起。余杰:对于英国人来说,在英国的文化中存在着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也永远说不清的莎士比亚;对于中国人来说,或者对于现当代的中国来说,似乎存在着一个永远也说不完、永远也说不清楚的鲁迅。很多所谓“专家”对鲁迅的研究、对鲁迅的讨论,与其说是在研究鲁迅本人及其思想,不如说是在通过“鲁迅”这一旗帜来表达自己的文化观念和价值立场。每一次关于鲁迅的激烈争论,其实都是当下中国文化发展脉络的一个体现。也就是说,鲁迅的文章为当下的现实生活提供了许多刺激性的思路。近些年来,对鲁迅的批评、对鲁迅的贬损大概有这样几种有代表性的看法:第一种:作家王蒙这样说,世人都成了王朔不好,但都成了鲁迅也不好,“那会引发一场地震”。在他的文章中还说:“我们的作家都像鲁迅一样就好吗?完全不见得,文坛上有一个鲁迅是非常伟大的事情,如果有五十个鲁迅,我的天!”第三章二十年代的小说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五四”及二十年代小说的整体风貌。理解“五四”小说取得文学正宗地位的历史意义。掌握“自叙传”抒情小说的文体特点。讲授内容:郁达夫浪漫抒情小说的文学史价值1、“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2、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3、“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它主观型叙述小说。4、通俗小说。重点:主观抒情小说的形式特征。难点:“五四”小说取得文学正宗地位的历史意义。一、“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1、小说从传统的“小道”走出来,登上大雅之堂2、小说肩负沉重的社会使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是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期的《狂人日记》,紧接着第二年,他的《孔乙己》,《药》等名著也相继问世.“五四”小说就此拉开了序幕.中国的小说历来被视为“小道”,不能与诗文同登文学大雅之堂。在清代,正统的士大夫文体中仍拒用小说的词汇和典故。但到了清末民初,小说从文学边缘地位向中心地位的移动已然开始。从知识读者的阅读情况分析,人们已发现经史不如八股,八股不如小说。1902年梁启超发起“小说界革命”,为把小说与维新革命相联系,竭力强调小说的启迪民智的社会功能,认为小说是“文学之最上乘”,“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国现当代文学讲义

文档大小:7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