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国茶叶出口竞争研究.docx / 文档详情
中国茶叶出口竞争研究.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3千字
约6页
0
1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茶叶出口竞争研究.docx

中国茶叶出口竞争研究.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茶叶出口竞争研究

一、引言我国作为茶叶发源地,具有千年茶叶出口历史,是世界上最大茶业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茶叶出口金额达到5亿美元。据业内专家估算,茶叶出口带动了1200万人就业,其中茶农约1120万。中国茶叶自唐兴以来,真正制茶技艺的革命性变化,发生于明朝初年。朱元璋厌恶过去的龙凤团茶——前朝的贡茶,太过耗时费工,于是取消这种团茶,要求以散茶进贡。经明一朝,散茶尤其是绿茶及其制作技艺日益成熟,传承至今。清康熙取消国家专营,自由贸易之下的中国饮客,当然以散茶为主。只是,茶马贸易的国家专营制度虽已取消,但边疆贸易不衰更盛——嘉庆年的《四川通志》记载:乾隆年间每年远销康藏地区的边茶达1230万斤,而嘉庆年间则上升到1416.8万斤。此间,晋商亦将茶叶生意做到了俄罗斯,恰克图成为贸易市场。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并成为全球茶产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贸易壁垒、技术不够先进、农药残留超标以及行业同质化严重等原因,中国茶叶出口也面临着一定问题。二、降低我国茶叶出口竞争力的几方面问题(一)出口较少,附加值低我国是一个茶叶种植大国、但在出口上却还是一个小国,出口均价仅为最高水平的1/9,同时在国际贸易中仍然呈现竞争力弱、附加值低等特点。以云南为例,数据显示,其茶园种植面积达580万亩,采摘面积472万亩,产量27万吨,综合产值达223亿元;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分别位居全国一、二名,产值亿元以上茶企达20户,千万元以上产值茶企达118户;茶叶精深加工比例超过60%。对此,沈培平认为,虽然云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产茶大省,但茶产业仍存在资源利用率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种植规模优势逐渐弱化、茶叶深加工不够、大企业不强、科技含量低等问题,“多、散、弱、小”的格局没有质的改变,依然没有走出“大资源小产业“的发展困境。(二)行业产能过剩现在全世界的茶叶已经供过于求,全球每年茶叶的总需求量约为300万吨,而目前每年的供给量已达350万吨左右,出现了茶叶产能过剩局面。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联合多省茶叶协会发布的《2013全国春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预测,2013年全国茶叶总产量将达到185万吨,比2012年增加约10万吨,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费用的上涨将挤压利润空间,在成本上涨而销量和价格没有相应提高的前提下,严重打击企业和茶农的生产积极性”。在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快速增加的同时,两种“不平衡”现象也逐渐凸显。一是目前茶园面积大量发展引起的产能过剩和消费需求间的不平衡;二是名优茶的大力发展与茶资源高效利用、采摘劳力间的不平衡。另外,在未来三年将有700万亩茶园投产,按平均亩产40公斤计算,产量将增加28万多吨,消费量按5%至10%递增,未来三年内消费量最多增加20万吨左右,而茶叶出口量和茶叶深加工消耗茶叶量在未来三年内不会有太大增长,茶叶生产将面临产能结构性过剩的危险。(三)农药残留量的因素目前,欧盟针对茶叶农药残留制定的标准多达1135项,日本则有876项,这导致我国茶叶对欧盟、日本的出口数量减少。实验室中进行的研究表明,茶叶中的农药残留在泡茶时的浸出率与农药在水中溶解度密切相关。农药在水中的溶解度愈高,在泡茶时进入茶汤中的浸出率也愈高,在茶叶生产中使用水溶性高的农药,如啶虫咪、乐果、马拉硫磷、敌百虫和敌敌畏等,必然造成茶叶的食品安全问题,影响国内外消费信心。3月1日起,中国《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正式实施,新标准对茶叶类别的最大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由原来的9种增加到25种,菊酯类由以前的5项增加到8项,茶叶将面临更多监督和检测。三、促进中国茶叶出口的建议(一)刺激茶叶出口,增加茶品附加值我国茶产业的发展要顺应历史趋势、借助中国和平崛起的强劲势头,充分发挥云南茶叶资源独特的禀赋和比较优势,以科研创新为撬动发展的支点,将产业发展提升到生态文化建设的战略高度,让茶无所不在。在发展中需要摒弃落后、低效、单一的生产方式,建立更完善的产业结构,激发更丰富的产品需求,创造更新颖的盈利模式。同时注重应用现代科技成果,积极开拓电商渠道,以工业连接农业,用科技连接企业,整合各方资源,拓展茶叶在品饮、日化、保健、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功能,应用数字化科研成果创新茶文化传播的方向,以深加工促进茶叶资源的全价利用、跨界发展,把我国茶产业打造成一个千亿级的大产业,推动中国茶产业发展实现战略突围,重塑中国茶产业在世界的领跑地位。(二)积极拓展国内和国际市场对于国内市场,南方以绿茶、乌龙茶、普洱茶消费为主,北方以砖茶、花茶为主,绿茶为辅。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渴求,名优绿茶、乌龙茶、普洱茶将呈稳定增长态势,更多地研究生产特色茶、礼品茶、保健茶、品牌包装茶等多样化茶产品,并快速发展为时尚饮品。单位福利茶、集团专供茶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网络销售和茶叶配送是今后市场发展方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国茶叶出口竞争研究

文档大小:1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