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文学怎样才能走向世界?范文 第一篇:中国文学怎样才能走向世界?范文王宁:中国文学如何有效地走向世界?2010-03-2215:10讨论中国文学如何走向世界在当下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课题了。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上海举行的一次中国文学国际研讨会上,当一群中国作家正喋喋不休地谈论中国作家为何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著名汉学家和诺奖评委马悦然却直言不讳道,中国作家之所以未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好的西文译本。马悦然的这一回答语惊四座,令听者愕然。人们不禁问道,难道诺贝尔文学的评奖标准不是文学内容本身而是其语言表达形式吗?这一质问听上去好像很有说服力,但仔细一想,马上就会觉得又难以服众。难道文学不是语言的艺术吗?如果是的话,对于那些不懂中文的诺奖评委以及数量更多的西方读者而言,翻译的再现作用难道不占很大的比重吗?对于那些不能直接阅读中文的西方读者和评委,他们所据以评判的标准就是一两部西文译本,往往大多是英文译本。因此能否一下子打动他们便成了这部作品能否顺利地跻身世界文学经典的一个重要因素。诚然,在过分强调文学的意识形态作用的那些年代,人们也许并不认为翻译的作用多么重要,它充其量不过是被人们认为把已经存在的原作品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而已。因此在国内的很多学术机构,翻译著作,不管是文学名著还是学术名作,甚至都不被认为是科研成果。但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当我们的经济腾飞、综合国力强大时,我们不禁再次问道,中国文化和文学在世界上究竟处于何种地位?如果我们通过周密的调查拿出令人惊叹的数据时,我们就会感到,在促使中国文学有效地走向世界的进程中,翻译的作用是何等的重要啊!我们可以打个比方: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经过两个水平大相径庭的译者的推介,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经过优秀的译者的再创造式的翻译,这部作品会在另一语境下更加增色,甚至比在原作所产生的语境下更为畅销;而经过拙劣的译者的翻译,这部本来卓越的作品却会变得黯然失色,甚至失去另一语境中的众多读者而终究被人们遗忘。即使是两个水平相当的译者,若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所产生的效果也会大相径庭。这一点尤其体现于将中国文学翻译到英语世界所产生的不同效果。我们都知道,《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文学巨著,同时也是英语世界许多汉学家和翻译家试图问鼎的一部经典作品。但在众多英译者中,真正有效地将其译成英文并为英语世界的广大读者诵读的译者当首推2009年刚去世的英国著名汉学家和翻译家大卫·霍克斯(DAVIDHAWKES),这位前牛津大学的中国文学教授翻译的《红楼梦》在英文中叫THESTORYOFTHESTONE(《石头记》),在今天的英语图书市场十分畅销。确实,霍克斯的译笔十分流畅优美,令英语世界的读者爱不释手,他的译本一版再版,畅销整个英语世界,我们甚至可以在英美任何一家规模稍大的销售文学作品的书店里见到他的译本。我本人去年12月出访英国时,甚至偶然在伦敦希斯罗机场的书店里也见到了《红楼梦》的这个译本。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认为,霍克斯确实是有效地将《红楼梦》译成了英文,并使之成为英语世界的文学经典。比霍克斯大8岁并且和他同一年去世的中国翻译家杨宪益的翻译也很出色,他早年也在霍克斯的母校牛津大学学习,并娶了一位英国太太,他们珠联璧合,辛勤笔耕,几乎“翻译了半个中国”的文学作品。此外,杨宪益还独自将荷马史诗译成汉语,使之成为汉语世界的文学经典。杨宪益夫妇合作翻译的《红楼梦》就标题本身而言就很忠实,在英文中叫ADREAMOFREDMANSIONS。客观地承认,杨译本就其忠实性而言,是霍克斯的译本所难以望其项背的,但过分强调了语言形式的忠实而忽视了文化的传播和接受因素,再加之翻译速度之快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因此便自然忽视了译本的可读性和英语世界读者的接受程度。尤其是这两位译者离开英国多年,虽然经常回英国去熟悉英语中的最新用法,但毕竟远离了英文的语境,更是远离了广大的普通读者,因而对当代英语世界的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接受程度逐渐陌生。所以他们的译本在英美的各大书店都很难见到,只能在一些有东亚语言文学系的大的高校图书馆里才能觅见。就我的经验而言,我曾经在剑桥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图书馆里见到过杨译本,但至今看上去还很新,显然很少有读者去问津。这样看来,这部译著并没有达到有效地将中国文学介绍到英语世界。当然,我这种比较并没有贬低杨宪益夫妇的英文翻译本身的价值,相反,在我看来,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国文化和文学要走向世界,我们就更加需要像杨宪益夫妇这样的翻译大师,因为他们的翻译使得中国文学能够为英语世界的读者所了解。但问题是,如何使我们的文学能够卓有成效地走向世界?这才是我们需要探讨的。毫无疑问,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现象的出现使得我们在考察和研究各民族文学现象时往往会自觉地将其置于一个广阔的

书錦****by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