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国造船业现状分析.docx / 文档详情
中国造船业现状分析.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3万字
约22页
0
2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造船业现状分析.docx

中国造船业现状分析.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造船业现状分析

第一篇:中国造船业现状分析我眼中的中国造船业现状分析世界经济的复苏和贸易增长带来了海运需求和船舶需求的持续增长。2007年,中国造船产量出现了惊人的增长,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造船大国。中国船舶出口到包括希腊、挪威、德国、美国、英国等世界前九个航运大国在内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满载着中国制造、世界制造,航行于全球的洋面上。与日韩相比,中国既拥有素质高、成本低的丰富劳动力,又拥有较其他发展中国家更好的资金、技术条件,具有比较优势,此外,对船舶出口实行17%的退税率,确保了企业生产出口积极性,扩大了利润空间,为船舶行业发展造就良好环境。2007年8月,英国权威统计机构发布了世界造船企业50强排名,中国企业共有19家入围,比2006年底增加了两个席位。“中国制造”的船舶产品得到了世界市场的认可。早在1977年,中国船舶工业在世界造船舞台上初出茅庐时,邓小平就提出了“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以改革促发展。30年来,中国船舶工业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创造出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从大连船舶重工1978年建造第一艘按国际规范生产的出口船开始,我国年造船产量从1982年的世界排名第17位,跃升到1994年的世界第三位,并至今连续14年保持这一水平。中国国防科工委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民用船舶新接订单逾七千万载重吨,新接订单超过韩国,晋身全球第一。据外电报道,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在一个国际会议上曾透露,中国已经为进一步大力提升造船能力制定了发展蓝图:到2010年中国造船总吨位有望达到2300万吨,到2015年则将达到2800万吨。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国计划在大连、上海、青岛、广州等港口城市兴建大型造船厂。全球大规模买港口“国货国运”保能源安全目前我国技术能力远低于日、韩。为此,有关部门在《船舶工业中长期规划》中要求,积极引导外资和社会资本的进入,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高关键船用设备国产化研制水平。近年来,中国造船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油船、集装箱船、散货船三大主流船型占主导地位,其中,油船、集装箱船手持订单占世界份额分别从不足10%提高到30%和21%,散货船已达到28%。而且,中国已进入大型液化天然气船、万箱级集装箱船、30万吨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等高端产品市场,大型船用柴油机曲轴实现了批量生产。此外,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铝、钢、铜、煤进口国,而这些都需要经过船舶运输。自2006年起,中国开始推进“国油国运”进程,要求到2010年,我国大型油轮船队的规模至少要保证能承运50%以上进口石油,以保障能源安全。船运行业的专家透露说,中国计划在未来5年新建造90艘超级巨型油轮,扩充中国远洋运输船队以提高原油运输的能力。长期来看,中国需求,特别是“国货国运”的要求将为我国的船舶工业带来持续增长的订单需求,成为中国船舶工业崛起的主要推动力。近日,德国《交通评论报》刊文称,为直接获得运输资源的口岸,中国正在大规模购买港口。目前,中国公司已经控制了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集装箱码头、巴拿马航运公司(该公司运营着巴拿马运河两头的克里斯托巴尔港和巴尔博亚港)、曼萨尼约港的恩塞纳达国际码头、墨西哥大西洋沿岸的韦拉克鲁斯港和巴哈马的两个港口。据法新社报道,美国海军上将盖瑞去年12月在众议院的听证会上说,中国造船实力的快速增长应该引起美国关注。美国众议员汉特则在国会上指出,中国现在每年制造5000艘商船,美国一年则制造300艘;中国平均一年制造3艘潜水艇,美国一年仅制造一艘。他还煞有其事的说:“如果他们把制造商船的能力,转变为制造战舰的能力,这将提供工业基础,让中国的海军实力能超越美国。”若是中国在船舶工业上超过美国,那么美国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就会输中国一着,这是美国所不愿意面对的。此外,日本也开始试图通过合并等扩大企业规模,与中韩进行较量。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JFE控股公司与IHI公司计划今年内完成旗下造船厂的合并谈判,如交涉成功,日本将诞生国内规模最大的造船企业,掌握全日本市场份额的近20%,销售额也将随之挤入世界前六。我要去的五个造船厂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http://.cn地址:中国辽宁省葫芦岛市锦葫路132号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天宝电话:086(0429)2792114传真:086(0429)2792858电子信箱:bsic@bsic.com.cn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http://.cn电话:0532-86756187传真:0532-86756199webmaster@bhshipyard.com.cn天津新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http://邮编:300450电话:+86(022)66868397传真:+86(022)25894754企业规模和未来发展潜力2006年上半年,中国船舶出口继续保持强劲升势,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国造船业现状分析

文档大小:2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