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法律思想史自检自测练习二 第一篇:中国法律思想史自检自测练习二中国法律思想史自检自测练习二一、单项选择题1.天命、天罚的神权法思想最早出现于(B)A.西周A.荀子A.农家A.秦始皇A.儒家A.《白虎通德论》A.心B.夏B.孟子B.墨家B.李斯B.道家B.《论衡》B.法C.东周C.管子C.兵家C.韩非C.法家C.《大戴礼记》C.情D.商D.孔子D.法家D.商鞅D.阴阳家D.《仲长子》D.理2.先秦提出“明分使群”的国家与法律起源论的思想家是(A)3.先秦诸家流派中,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是(B)4.最早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先秦思想家是(C)5.被秦始皇利用的“五德终始”说出自(D)6.东汉时期,将“谶纬”之说基本确定为“国宪”地位的著作是(A)7.晋代律学家刘颂提出的法“当”和法“善”,皆要符合(D)8.《武德律》所体现的立法原则是(D)A.齐之以法,示之以礼C.无为而治A.韩愈A.朱熹A.有治人无治法C.人治、法治统一论A.金熙宗A.私利说A.林则徐A.张之洞A.魏源B.柳宗元B.王安石B.耶律楚材B.功利说B.龚自珍B.魏源B.林则徐B.大明法度,众建贤才D.务在宽简,取便于时C.白居易C.陈亮B.有治法无治人D.有治法然后有治人C.耶律阿保机C.公利说C.曾国藩C.康有为C.曾国藩D.金世宗D.托古说D.洪仁玕D.龚自珍D.龚自珍D.长孙无忌D.王夫之9.提出“悬法学为上科”、“升法直为清列”建议的唐代思想家是(C)10.“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思想命题的提出者是(A)11.“制而用之存乎法,推而行之存乎入”所反映的是(C)12.辽、金、元时期,对“八议”制度提出批评的皇帝是(D)13.黄宗羲国家法律起源论的核心是(C)14.清朝后期,曾相当深刻批判幕僚专擅司法权力的思想家是(B)15.提出国家、刑法、礼乐起源于“农”说的思想家是(D)16.《海国图志》的作者是(A)17.“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反映了洪秀全的(C)A.众生平等观念B.轻罪重刑观念C.等级特权观念D.男女平等观念18.为了维护封建纲常名教,曾国藩提出的政纲是(B)A.严刑致安B.以礼自治,以礼治人C.国家以法制为先D.整顿中法,采用西法19.《劝学篇》所体现的法律思想派别是(D)A.维新派B.礼教派C.革命派D.洋务派20.下列哪个社会演进次序符合戊戌维新派的“公羊三世说”理论?(C)A.君主专制、民主、君主立宪B.民主、君主专制、君主立宪C.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D.君主立宪、君主专制、民主21.清末法律改革的直接目的在于(D)A.自强求富B.改革大清律C.共和革命D.收回领事裁判权22.曾国藩从维护纲常名教的立场出发,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结合点是(DA.忠信笃敬B.严刑重法C.修齐治平D.一秉于礼23.清末曾直截了当提出“废君统,倡民主”主张的是(A)A.谭嗣同B.康有为C.黄遵宪D.洪仁玕24.康有为《大同书》提出致刑措、达大同的最根本方法在于(C)A.设议院B.开国会C.去九界D.行立宪25.梁启超认为君主立宪与君主专制的“体”(B)A.完全不同B.完全相同C.部分不同D.部分相同26.在建立君主立宪、实行三权分立的问题上,康有为着重探讨的是建立(A)A.代议机构B.司法机构C.行政机构D.宪法机构27.“法律之设,所以纳民于轨物之中”的提出者是(C)A.左宗棠B.曾国藩C.张之洞D.曾国荃28.“法律无正条者,不问何种行为不为罪”的主张反映了沈家本当时(B)A.提倡援引比附B.反对比附援引C.反对罪刑法定D.主张教化为先29.孙中山“五权宪法”的精华是(A)A.直接民权B.社会契约C.天赋人权D.权力制衡30.章太炎“限袭产之数”主张的实质是限制(B)A.人身权B.继承权C.契约权D.房产权二、多项选择题31.先秦慎到是(ACE)A.前期法家中的重要理论家B.后期法家中的重要理论家C.道家中分化出来的法家D.法家中分化出来的道家E.“势治”派的理论家32.下列哪些人物的法律思想中含有“黄老”的成分?(ABDE)A.慎到B.申不害C.韩非D.墨子E.陆贾)33.在晋代,标志律学已经成为独立学科的两部著作是(CD)A.杜预《律表》C.张斐《律表》E.《泰始律》34.宋明时期改革家中,主张将法律教育与官吏选拔结合在一起的有(AB)A.王安石C.张居正E.朱熹35.下列内容,哪些属于魏源的主张?(ABCD)A.人君治天下,法也;害天下,亦法也C.变古愈尽,便民愈甚E.不拘一格降人才三、名词解释题36.无讼:(1)孔子认为诉讼的根本目的在于达到“无讼”的境地。(2)在孔子看来,断狱不仅在于判断是非,而且要使民知是非,即断狱不仅是制裁的手段。而且是教育民众的手段。37.定分止争:(1)先秦法家对法律功用的认识,其实质是要求把封

书生****萌哒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