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流行歌曲的发展概况 第一篇:中国流行歌曲的发展概况中国流行歌曲的发展概况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伴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和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各地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并开设“乐歌课”,学校课堂中演唱的歌曲被称为“学堂乐歌”。20世纪的前二十年,当时社会上最流行的歌曲就是“学堂乐歌”,歌曲内容是以唤醒民众的爱国热情,达到“富国强兵”为目的,学堂乐歌大部分歌曲都是填词作品,曲调借用日本或欧美的,填上中国的歌词。如:《中国男儿》(石更填词)、《送别》(日本曲调、李叔同填词)等。这是西方音乐元素为我所用的开始。学堂乐歌首先由学生演唱,后来也在群众中广泛流传。可以说,学堂乐歌就是我国流行歌曲的雏形。1.“上海时期”(1927—1949)—早期流行歌曲的发展近代意义上的流行歌曲则是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具体以1927年黎锦晖创作《毛毛雨》这首歌标志着中国流行音乐正式诞生。从1927年开始,黎锦晖先后创作了红极一时的《毛毛雨》、《妹妹我爱你》等歌曲。“他比较注重作品的通俗性,其创作是在大量吸取我国民间音调的基础上和外国的歌舞(如爵士乐等)曲调和节奏结合起来,形成我国30年代一直“洋金浜”式的风格”。它奠定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基本风格。但是,这些歌曲内容多反映“十里洋场”的生活,大都格调不高,与当时社会背景格格不入,黎派音乐被称为“黄色歌曲”、“靡靡之音”,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与指责。而以抗日救亡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歌曲和救亡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田汉词、聂耳曲);《到敌人后方去》(赵启海词、冼星海曲);电影音乐《渔光曲》(任光曲、安娥词);《天涯歌女》(贺绿汀曲、田汉词)等广为传唱的歌曲,则成为这一时期的佳作代表。可以看出“中国早期流行歌曲的发展是畸形的、不全面的,这也是为何中国流行歌曲有‘先天不足,后天不良’一说,并且始终为主流文化所排斥的原因”。2.“香港时期”(1949—1969)—流行歌曲的转移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政治原因,大陆不认可流行歌曲,中国流行歌曲从上海迁到了香港,因此称为“香港时期”。香港流行歌曲在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初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主要代表歌星有:潘秀琼、崔萍、张露、姚丽等。这一时期主要的作品有《情人的眼泪》(姚敏曲、陈蝶衣词);《南屏晚钟》(王福龄曲、陈蝶衣词)等;60年代后期,香港的流行歌曲开始衰退,台湾歌星迅速取代了香港歌星的位置,台湾流行歌坛异军突起,青山、邓丽君等台湾歌星成为华语歌坛的中坚力量。3.“台湾时期”(1970-1981)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台湾的流行音乐逐步发展起来。取代了国语流行歌曲渐趋衰落的香港歌坛的位置。其标志是姚苏蓉一曲《今天不回家》,奠定了台湾流行歌坛的领先地位。之前,台湾歌坛所演唱的歌曲有汉族及各少数民族民歌(包括闽南语歌曲);主要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有:词作家庄奴的《甜蜜蜜》、《小城故事》;作曲家左宏元的《月朦胧,鸟朦胧》;翁清溪《月亮代表我的心》等,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大牌明星如:刘文正、费玉清、潘安邦、邓丽君、蔡琴等。70年代后期,台湾的校园民歌运动影响深远,以至波及到香港及内地歌坛。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内地流行歌曲的复苏。推动了大陆流行歌曲的发展。为流行音乐注入了新鲜血液。4.大陆流行歌曲的复苏、发展与繁荣时期20世纪30~40年代的大陆流行歌曲曾被认为是“靡靡之音”、“黄色歌曲”,1949年以后都转到香港去发展了,所以,严格来说1949-1979这三十年里,内地是没有流行歌曲的,大陆主要是以群众歌曲为主,满足当时的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的文化开始解冻,音乐方面不在强调政治性和革命性。八十年代初,在群众歌曲的基础上,我国歌坛开始出现一批抒情歌曲,如李谷一演唱的《乡恋》,朱逢博演唱的《美丽的心灵》等。这些歌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流行歌曲。1980年,一场“新星音乐会”在北京举行,宣告了中国新时期流行音乐的诞生。伴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国的流行歌曲发展步入了崭新的时代。首先是台湾校园歌曲传入给大陆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其次是伴随香港电视剧而来的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等流传甚广。这期间从港台传入的各种类型流行歌曲佳作,如邓丽君演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等歌曲。对大陆流行歌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内地很多歌手都是以模仿她的演唱方式走上流行音乐之路的,一大批音乐家也是以听邓丽君专辑中的歌曲,学会并掌握了流行音乐写作技巧的”。1986崔健以一曲《一无所有》喊出了中国摇滚乐的第一声。致使越来越多的尝试者开始从事摇滚乐的自娱演唱。一些摇滚乐队相继出现。如:“黑豹”乐队、“唐朝”乐队等。可以说,摇滚乐是这一时期大陆流行音乐中的一支独秀。1988年在中国刮起了一股强劲的“西北风”。所谓“西北风”

飞舟****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