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编辑精选.docx / 文档详情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编辑精选.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2万字
约22页
0
2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编辑精选.docx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编辑精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第一篇: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段历史是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历史,在这段曲折而苦难的历史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劳苦大众饱受压迫的现实,看到了这个泱泱大国在欧美坚船利炮下无助的景象,还有曾经的统治阶级在面对国家深重灾难是的软弱,但令人欣喜的是,残酷的环境催生伟大的改革,中华民族的很多不好的文化根源在这场大运动中得到反思,中国人民在这次大变革中得到解放,中华民族的生产力在这段抗争中得以极大的进步,没有这段艰辛的历史,就没有如今更加现代化的﹑更加开明的中国,只是这场变革的代价是如此高昂,它牺牲了万千大众但终给这个民族留下了永恒的财富。看完蒋先生的《中国近代史》,看到历史上发生过的一幕又一幕,不禁让人觉得十分心酸,曾经多少次机遇,本可以抓住,却最终不幸擦肩而过,试想,当初乾隆皇帝能够认识到广州十三行这样一个通商口岸对中国的益处,如果当初吗噶尔尼访华时乾隆皇帝在西方的利器前能多一点虚心,再或者当初的清朝执政者能更加清明(我始终对慈禧太后挪用军费用于庆生耿耿于怀,如果能将这些钱换做更多的坚船利炮,或许甲午中日海战就会是另外一番情景),当然更希望清朝的那些守旧迂腐的文人能认清世界的形势,或许率先崛起的就不再是日本而是中国,或许中国的近代史就不会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可是历史既成事实,我们也只能感慨,只能在历史历史面前去斟酌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去省视那些曾经领导中国的人。近代中国面临改革图强近现代化的历史重任,但当时的世界又何尝不是,日本,俄国,土耳其,都在为赶上历史的潮流进行抗争,但于中国不同的事,他们似乎没有遇到如此巨大的阻碍,其中日本俄国更是迅速完成了工业化的浪潮加入了侵略中国的大军,只可惜中国少了一位像彼得大帝一样开明贤能的君主,也没有像日本一样愿意为日本的富强实行君主立宪的天皇,中国的近代化历程遇到了空前的阻碍。中国之所以没能在遭受鸦片战争的屈辱后迅速的走上改革的道路,一方面,实则当时封疆势力太过庞大,另一方面,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优越性的思想让中国人碍于向西方人请教,还有是中国的封建士大夫阶层视封建制度为他们的生命线,他们维护封建制度是因为在封建制度下他们的所学所想才能转化为名誉和地位,相比之下,日本作为一个弹丸小国,他们天生就有一种忧患意识,有领土需求,这让他们更懂得求变,更懂得向更先进的文明学习,正日隋唐时期派遣遣唐使一样,他们在变中跟上了历史的潮流,而当时的中国则因为一味保守错过了发展的大好时期。其实中华文化并非是天生的保守文化,想当年,春秋战国时期那也是百家争鸣,法家﹑道家﹑兵家等各派学说都曾盛极一时,只是随着统一大势,中国社会更趋向于儒家学说使中国的文化环境过于单一,并逐渐走向了一种趋于保守不敢改变的方向,当然这方便的君主的统治却阻碍了中国的进步,恰恰是春秋战国那样一个时代为中国后来的汉唐之盛奠定了基调,正如西方的文艺复兴一样,社会是需要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文明载体的。纵观中国的近代史前期,也的确有一帮人有足够的眼光和能力,像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文祥等人,他们都能认识到中国的现状,也知道怎样才是富强之路,但一方面由于当时的中国还有很多没有觉醒乃至愚昧的人借保卫祖宗大义的口号从中阻碍(倒也不能说他们罪恶,其实其中很多人倒也是真心想为国家好,为人民谋利,只能说他们无知,虽然想帮忙,却只能帮倒忙),另一方面是这些人由于所处阶级使他们注定具有不彻底性(身为地主阶级的他们很难去和地主阶级做斗争),他们也许知道中国的社会需要改革,但他们不敢改革,毕竟封建礼教是他们从小的“立场”,而且他们对朝廷抱有侥幸心理,寄希望于朝廷能认识到世界的潮流和格局,当然,他们也惧怕改革可能引发的内乱,殊不知,这样一场内乱几乎就不可避免,而且越往后只会爆发出更大的破坏力。当然,虽然他们有不彻底性,但我们也不可否认他们为中国近代化做出的贡献,他们领导洋务运动使中国有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他们派遣的学生以后将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而他们创建的军队也使中国有了像样的新式军队(虽然中国的海军在甲午海战中不幸战败,但较于鸦片战争时中国军队,到底也有了很大改观),因此,虽然这批人时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客观上,却也为中国后来的近现代之路做了重要铺垫,不能因为谁签了什么不平等条约就否认他的功绩,要看到事件的背景。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必须说说,那就是曾国藩的湘军开启中国军队“私有”的模式,当初,清政府的八旗军和绿营军在太平军的攻击下屡战屡败,倒是曾国藩的湘军平定了太平天国之乱,于是这支清朝后期及其倚重的部队刻上了湘的印记,也刻上了曾国藩的印记,从今以后淮军和北洋军也继承了湘军的传统,士兵更愿意听从将领的领导,而对于更高的统帅不太在意,客观上也为清朝的解体唱响了前奏,地方武装的逐渐强大必然威胁到中央的统治,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编辑精选

文档大小:2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