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docx / 文档详情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2.5万字
约43页
0
4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

第一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中国参与朝鲜战争前后的中苏关系变化摘要:朝鲜战争的爆发,历来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其各方发动战争、参加战争的动机,也不是一句话可以概括的。有观点认为,在这其中,中国与苏联的关系是战争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可以肯定,在朝鲜战争之前,中国与苏联的关系绝不是表面上那么团结友好,铁板一块。中苏双方的利益冲突,多多少少都对朝鲜战争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同时朝鲜战争也在很大程度上反作用于中苏关系,使得中苏关系的发展轨迹变得更加非同寻常。关键词:中苏关系、朝鲜战争、社会主义阵营、同盟关系、隐患。学术史回顾:要谈从朝鲜战争看中苏关系变化,首先还要从更早的时候中苏关系开始说起。沈志华先生认为,毛泽东一开始并不是苏共的坚定支持者,更没有把苏联当做真正的朋友。根据沈志华先生的看法,前前后后毛泽东与苏联的矛盾一点也不少。比如早些的西安事变,中共是希望借此机会来审判蒋介石,而苏联则坚持要留下蒋。又如之后的皖南事变,毛泽东忍无可忍,认为必须在军事上、政治上全面反攻,而苏联则立即在重庆召见周恩来和叶剑英反来对毛泽东的意见,保护蒋介石。所以,不仅毛泽东不看中斯大林,斯大林也是不相信毛泽东的。用沈志华先生的一段话来概括,就是“斯大林从保证国家安全利益出发,在战后的亚洲继承了沙皇俄国的传统战略,制定了以夺取太平洋出海口和不冻港为目标的外交方针。苏联实现这一目标的保证是雅尔塔协定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因此,斯大林对华政策的主要对象是国民党政府,重点在于保护和实现苏联在中国东北的利益,而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革命,则是苏联外交斗争中的借用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尽管存在着友好和互助的一面,但大体是在一种不愉快、不和谐的状态下开始的。”①可见,中苏关系并不是一直以来都像外表上看起来那么和谐统一。回到朝鲜战争爆发之前。人们对朝鲜战争的缘由历来争论不休,史迪文·戈德温在《中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缘起——60年之后的一个评述》中提到这样一种“相对客观的描述”:“朝鲜战争是在一个复杂形势下产生的一个复杂问题,不能用简单的判断来解决。从内部看,它是南北方矛盾积累并不断激发的必然结果;从外部看,战争根源在于美苏划分势力范围的政策和冷战对峙,使朝鲜被人为地一分为二。应该说,没有朝鲜的分裂便不会有朝鲜战争,1而没有冷战对峙,朝鲜是不太可能分裂的。”②我们着眼于外部,朝鲜战争是美苏斗争的结果。“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苏联就得到消息说,美国曾经有一个‘把中共变成第二个铁托集团’的计划”③,这是苏联绝对不能接受的,所以,警惕美国一切破坏中苏关系的计划,加强与中国的关系,成为苏联的重要任务。1950年2月14日,中苏双方经过艰苦谈判,终于在毛泽东抵达莫斯科两个月之后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一个铁板一块般的力量的成形,中苏之间的不信任仍然处处存在。沈志华总结道:“朝鲜战争是中苏结成同盟关系后第一次面临的最重大的国际问题,也是对这一同盟关系最重大的考验。而斯大林对这一问题的处理表明他对毛泽东是缺乏信任的,同时也反映出这一联盟中隐含的裂痕”④。从何看出斯大林对毛泽东的不信任?毛泽东在1949年12月访苏时曾明确向斯大林表示,中国刚刚建立,需要时间来发展经理,在此期间能否维持国际局势和平?斯大林表示,只要毛泽东和金日成不打,和平维持“20年都有可能”。但是在1950年1月①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②刘金质等编:《当代中韩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③沈志华:《中苏同盟、朝鲜战争与对日和约——东亚冷战格局形成的三部曲及其互动关系》,。④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30日,斯大林就在回复什特科夫关于金日成抱怨苏联不让自己出兵南朝鲜的电报中表示,同意金日成的进攻计划。史料显示,中国高层对此虽然并不是一无所知,但“未能参与战争的详细谋划令毛泽东在后来相当愤怒”①。在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出兵之前,苏联与中国仍然对战争的走向存在分歧。1950年10月1日,斯大林给毛泽东发来电报,建议毛泽东“立即向三八线推进,哪怕只有五、六个师也好。”10月2日,毛泽东回电,指出现在不是中国出兵的的有利时机,特别是如果引起“美国与中国的公开对抗”,将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现阶段不如“‘保持克制,暂不出兵’,2‘朝鲜在暂时失利的情况下可将斗争方式转变为游击战争’”②。在之后几天,斯大林再次致电毛泽东分析出兵与否的利害关系,毛泽东表示了对这些分析的赞同并且还表示中国可以出兵,但提出了苏联给予空军支援和武器装备贷款的条件。显然毛泽东是“完全了解中国介入朝鲜战争所面临的极大困难”的③,最终中共能够达成统一意见决定出兵,绝不是像苏联那样一开始就想好将直接军事援助朝鲜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

文档大小:4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