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的铁路(5篇范例) 第一篇:中国的铁路《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学设计一、课堂背景:在本课时之前,学生已经拥有以下学习背景,并准备新的学习内容:1.学生明确《中国地理》的学习思路。2.学生习惯了使用“学案”的学习方法和方式。3.学生经验中储存不少关于交通运输的常识。4.有条件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带着任务学习和团队式案例分析的能力。二、学生分析本年级学生在课堂活跃有序,知识基础比较好,师生关系和谐,在有序课堂、有效课堂的基础上,通过精心设计,完全有可能经营出“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充分利用学案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课堂主体参与——不让一个学生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三、设计思想:1.创新意识培养。本节教学始终“贯彻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国情发展、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素质教育原则”,以质兴教,以学生为本,潜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铁路的地图知识教学。紧扣“全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展开教学活动,使复杂的铁路交通网知识系统化,抽象的铁路枢纽知识形象化。利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多元化思维和形象思维,指导学生掌握读图、析图、演示图、填图及用图的技能,潜心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的重要性,理解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2、记住我国主要的东西铁路干线、南北铁路干线及其重要的铁路枢纽3、能在空白交通图上正确填注主要铁路枢纽。能力目标:1、学会按客、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和行进路线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大致分布格局德育目标:1、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和邮电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经济建设交通先行的正确性2、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五、教学重点:1、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2、各种运输方式及其特点难点:1、我国铁路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2、按客、货的性质和需要,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思路:采用“三板”、“磁教”、“电教”相结合的“导演’值观教学方法,教学中通过音乐歌诀、投影幻灯、读图思考。演示操作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各种感觉器官的机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主体自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地理学习方法,获得知识与技能。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初中地图册》第三册、课本插图八、教学方法:比较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相结合。学法指导:教学生用比较、讨论、分析、归纳的方法去获取知识。九、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谚语引人,板书课题。)1.引人。同学们,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千百年一直流传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民谣,而今宝成铁路像一条黑色的钢铁巨龙沟通了巴山蜀水,成为我国西南一条重要的铁路运输大动脉,使艰难险峻的蜀道变成了坦途,从而结束了“蜀道难”的历史。新中国铁路建设事业日新月异,成绩斐然。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2.(板书)第二节中国的铁路(第一课时)(教学方法:启迪思维,导学思考,对比分析,归结提要。)(板书)一、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方法:1.读图对比,思考解答。(放幻灯)“我国铁路营运里程增长图”(思考)对比1949年与1996年我国铁路营运里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放投影)“1949年我国铁路分布图”和“我国铁路干线分布图”。(思考分析)对比前者为什么没有把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完整疆域绘出来?而现在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区没有通铁路?我国西藏的未来铁路变化是什么?(放幻灯)“宝成铁路穿过秦岭隧道示意图”和“在成昆线上穿过隧道的火车”示意图。(思考)宝成铁路和成昆铁路有怎样的壮举。(放幻灯)“各种机车时速图”。(对比分析)提高中国铁路运输能力,在机车、时速、线路等方面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想象21世纪中国铁路应怎样建设。(过渡)启发学生展开议论,质疑解答,再结合教材内容,导学梳理提要。方法:2.导学课文、归结提要。(备好板书卡片,边展示,边提问,边指名学生作答,边粘卡片于磁教板上)(展示要点)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1、新中国成立前铁路情况,里程:2.2万千米分布:集中于东北、沿海。2、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建设的成就(1)铁路营运里程的增长里程:1996年达5.67万千米增长:成倍上升(2)铁路分布的变化现无铁路:西藏分布:祖国各地(3)采用现代化技术铁路:改造、增设机车,更换时速,提快方法。3.生议师讲,铁路展望。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铁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它不仅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带经济的巨大腾飞,而且带动了中西部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了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正如计划建设中的未来京沪高速铁路列车,京沪之间不到6小时就可以到达。在未来的高科技时代,中国铁路将“建成世界上最发达的铁路系统,高速铁路里程达二万千米,居“世界之最”。(摘自《大众科技报》)总之,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启导过渡)现在我们学习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一“

涵蓄****0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