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国监狱发展历史.docx / 文档详情
中国监狱发展历史.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2.1万字
约36页
0
3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监狱发展历史.docx

中国监狱发展历史.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监狱发展历史

第一篇:中国监狱发展历史中国监狱的产生及其功能的发展演变1.中国监狱的产生在漫长的原始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原始人类不仅整天过着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的生活,还要随时面临着野兽袭击的威胁。为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原始社会氏族成员在日常生活中不得不结成团结协助、平等友爱的交往关系。马克思曾经对这种美好的社会制度进行过描述:“这种十分单纯质朴的氏族制度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制度呵!没有军队、宪兵和警察,没有贵族、国王、总督、地方官和法官,没有监狱,没有诉讼,而一切都是有条理的。”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氏族成员的劳动产品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还出现了一定剩余。氏族首领利用自己分配生活用品的便利条件将剩余产品据为己有,并逐步演变为拥有特权的奴隶主阶级;氏族大多数成员则越来越贫困,慢慢沦为了奴隶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且不可调和,为维护特权利益,奴隶主阶级着手组建了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器,国家随之产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社会是夏朝,东汉人应劭在其《风俗通》中说“三王始有狱”,恰好可以印证中国监狱始建于夏朝这一历史事实。司马迁的《史记·夏本记》也有记载:“乃召汤而囚之夏台。”作为夏桀拘禁惩罚商族首领汤的场所,“夏台”已基本具备了监狱的属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监狱曾有过不同的名称,《唐律》“断狱”篇载:“夏曰夏台,殷曰蒌里,周曰圜土,秦曰囹圄,汉以来名狱”,一直沿用至元朝。明朝的监狱则被称为“监”,取其监督、监察、监管之意。清朝才正式出现监狱这个名称,“意指把犯人当作犬关在牢房中受监视看管,使之与世隔离,并常有苦人辱人之含义。”2可见,监狱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原始社会末期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进行专政的工具,惩罚性是监狱与生俱来的属性。2.奴隶社会的刑罚思想及其监狱的主要功能奴隶社会的统治阶级奉行的是报复刑思想,它是从原始社会“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命抵命”的同态复仇观念发展、演变而来,认为刑罚的目的就是要对犯罪人的加害行为进行报复,以使罪犯从精神、肉体上感受到与受害人同样的痛苦,只是这种报复要有节制、有限度。当时的刑罚体系主要由生命刑、肉体刑、耻辱刑构成,具体形式为夏、商、周所采用的奴隶制五刑,即墨刑、劓刑、宫刑、大辟、刖刑,全都是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刑罚。奴隶社会监狱关押的对象是一些未决犯及等待执行的已决犯(主要适用生命刑、肉体刑),行刑过程具有即时性、报复性、惩罚性等特征,与现代监狱的性质有天壤之别。3.封建社会的刑罚思想及其监狱的主要功能中国从秦朝开始进入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监狱行刑的内容、方式、目的及其指导思想较奴隶社会有了很大的变化,作为维护统治阶级特权利益的工具,其专政职能得以进一步强化。封建社会的刑罚体系中,自由刑开始出现且使用的频率有所增加,肉体刑的地位则逐渐下降,生命刑、自由刑、肉体刑构成了封建社会刑罚体系的主体,旧的奴隶制五刑也被新的、更人道的封建制五刑(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所取代。在行刑理念方面,封建社会的刑罚以威慑刑思想为指导,其精髓就是重刑主义。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提出:“善治刑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得善者,重刑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不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3显然,商鞅是企图借助严厉的刑罚来达到以刑止刑、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目的。韩非很好的继承了商鞅的重刑主义思想,并多次强调“法莫若重而必”,为政必须“重其法而严其刑”4。西晋时期的刘颂逆历史潮流,主张恢复曾在汉文帝时期废除的肉刑,他说:“圣王之制肉刑,远有深理。其妻可得而言,非徒惩其畏剥割之痛而不为也,乃去其为恶之具,使夫奸人无用复肆其志,止奸绝本,理之禁也。亡者刖足,无所用复亡;盗者截手,无所用复盗;淫者割其势,理亦如之。除恶塞渊,莫善于此,非徒然也。”5可见,封建社会的报复刑思想不再追求罪刑的绝对等价,统治阶级是想借助严刻的刑罚条款、血醒的行刑场面来达到威吓人民,巩固统治地位的目的。在此刑罚思想指导下,封建社会的监狱是“苦人辱人之地”,被囚罪犯身上往往戴着重重的械具,并且随时可能遭受非法刑讯。生活方面,吃不饱,穿不暖,没有干净水喝,甚至夜被鼠咬,流血涔涔,在狱卒的恣意凌辱下,许多囚犯“未死于法,先死于狱”。4.西方国家的监狱改良及其对中国近代监狱发展的影响在18世纪之前,西方国家的监狱设施非常简陋,男女犯混居在一个监舍里,犯人缺衣少食,即使有病也很少会有狱吏过问,狱内传染病流行,许多罪犯被折磨致死或者病死。后来在启蒙主义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影响下,一些进步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刑法学家开始对封建社会落后的旧狱制进行了猛烈抨击,主张建立一种更理性、更人道的监狱行刑制度。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指出,“治理人类不要采用极端的方法;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国监狱发展历史

文档大小:3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