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一篇: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部分:论述题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P1~3)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同上)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同上)4.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P12)5.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同上)6.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同上)7.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P22)8.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同上)9.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同上)10.革命派在与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P32)11.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同上)12.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同上)1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哪些影响?(P38)14.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同上)15.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同上)16.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P48)17.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同上)18.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同上)19.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在革命和实践中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P57)20.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同上)21.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同上)22.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P66)2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同上)24.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同上)25.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基本经验是什么?(同上)26.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P76)27.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同上)28.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同上)29.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P82)30.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哪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同上)3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P92)3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同上)3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同上)34.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P103)35.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同上)36.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同上)37.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P117)38.试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同上)3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取得这些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同上)第二部分:原著选读1.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节选〃一九三九年十二月)(P2)2.马克思:《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节选)(P12)3.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节选〃1853年6月)(P22)4.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1956年11月12日)(P32)5.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节选〃1939年12月)(P38)6.《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节选〃1922年7月)(P48)7.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节选〃1936年12月)(P57)8.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节选〃2005年9月3日)(P67)9.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节选〃1949年6月30日)(P76)10.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节选〃1981年6月27日)(P83)11.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节选〃1956年9月15日)(P93)12.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节选)(P104)13.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文〃2008年12月18日)(P117)第二篇:中国近代史

是你****韵呀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