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体会.docx / 文档详情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体会.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5万字
约25页
0
2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体会.docx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体会.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体会

第一篇: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体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体会专业: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学号:20139010457姓名:吴肖平一、城镇化的背景“城镇化”概念产生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代“,与城市化相对应,特指意图通过农村工业化进程实现农村人口离土不离乡的空间转移,通过优先和积极发展农村小城镇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是“城镇化”的典型发展模式,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发展方针则是当时为贯彻“城镇化”主张所采取的政府决策。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物资短缺,对城镇居民的粮油等物资的供应成为国家的沉重负担,因而从政策和制度上设置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壁垒,走的实际是一条反城镇化道路,使得城镇发展严重滞后。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城镇化程度日益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仍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在此条件下,我国城镇化程度的迅速提高是个必然趋势。1998年10月14日,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发展小城镇作了专门论述,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小城镇,大战略”就这样被正式提了出来。二、城镇化理论1、聚集—扩散理论(1)集聚效应:集聚是因为在工业布局的技术因素影响下,最高的经济效益是通过最大限度的空间集中而获得,其结果是工业由农村疏散布局方式集中到农村中心,随后,人口、建筑等要素在农村快速发展。包括聚集经济和聚集不经济两个子概念。(2)扩散效应:是指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发展速度将放慢,原来已经积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开始寻求更高的发展机会,于是出现由增长点向周边地区的扩散,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2、双重二元结构理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首次指出了二元结构的困境,他认为,双重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指旧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逐步转向城乡之间、城市内部和农村内部的双重二元结构,即位于农村地域上的农村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以及位于城市地域上的城市传统工业区和城市新型经济区。由此构成了城乡双重二元矛盾,使以往的城乡矛盾更趋复杂。3、中心城市发展理论1933年,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在他的重要著作《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中心地理论,他从经济学观点来研究城市地理,认为经济活动是城市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他的基本理论要点是把一个区域分为一个中心点和六边形上均匀分布的6个点,从行政管理、市场经济和交通3个方面对城镇等级、规模及分布进行研究。中心地理论表明,城市服务功能的档次决定着中心城市的等级及其吸引范围。4、“广义小城镇学”理论(1)“城乡磁铁”论霍华德于1898年出版了《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目的就是要构建一个城市—乡村磁铁。他设想出三种磁力:城市、农村和城乡接合。为此绘制了“三磁铁图”,认为可以把城市和乡村当作两块磁铁,它们各自力争把人民吸引过去。然而还有一个与之抗衡的劲敌,那就是部分吸取二者特色的代表新生活方式的第三块磁铁:城市—乡村磁铁这个磁铁兼具城市和乡村的优点,而尽可能地避免了二者的缺点。(2)地区城市理论刘易斯·芒福德提出的地区城市理论设想是对霍华德“城乡磁体论”的继承和发展。在城镇发展问题上,芒福德提出了地区城市理论设想,即在一个大城市地区范围内,设置许多小城市,再用各种交通工具把这些小城市连接起来。目的是在大城市周围通过设置这些小城市来构建一个区域,形成城市与区域的互动关系。三、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1.城镇化进程仍然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从1950年到2008年,中国的工业化一直超前于城镇化,2009年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问题才得到基本解决,但城镇不仅是第二产业的聚集地,也是第三产业的聚集地,城镇化不仅是农民转向工业就业,也是农民转向服务业就业的过程。2.在城镇化进程中,过分注重数量和规模,而忽视质量与效率。城镇化质量核心标志是实现城镇化的居民的经济收人和生活水平是否稳定提高,有无必要的保障,城镇能否可持续发展。2O世纪8O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许多城市和地区在城镇化过程中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盲目追求指标,不务求实质,城市功能单一,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不全,第三产业比重小,特别是城镇生态环境治理设施不健全、运行不正常,造成城市运行成本高、运行效率低,从而大大削弱了自身的辐射力和向心力,难以承担地区经济中心的职能。3.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化的过程本应是随着市场化、工业化而发生的,从二元社会结构逐步向一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体会

文档大小:2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