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举办第四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教师论文大赛的通知 第一篇: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举办第四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教师论文大赛的通知中央电化教育馆函件教电馆[2013]14号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举办第四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教师论文大赛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教馆(中心),各计划单列市电教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为深化教育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决定于2013年举办第四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教师论文大赛(以下简称“论文大赛”)。“论文大赛”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和基础教育二司指导,中央电化教育馆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共同主办,《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承办。“论文大赛”的主题是:融合之路〃信息化与教育变革。鼓励全国教师及教育信息化相关部门的工作者结合教育及生活实际,积极探索、深化教育技术理论研究,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请各有关部门切实做好“论文大赛”的组织与管理工作,精心组织广大教师及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工作者积极参赛,充分利用“论文大赛”平台加强协作与交流,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组织和参赛办法详见“论文大赛指南”(见附件)。附件:第四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教师论文大赛指南(请登录“论文大赛”网站和“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网站查阅、下载。网址:http://lunwen.jiaoyu.139.com;http://)年3月1日中央电化教育馆2013第二篇:关于举办第五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的通知关于举办第五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的通知甘电教中[2014]12号各市(州)电教馆(中心),厅属各学校:为贯彻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要求,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在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和基础教育二司的指导下,中央电教馆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定于2014年举办第五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以下简称‚论文大赛‛)。在省教育厅的安排下,由省电化教育中心组织甘肃赛区的比赛。本次‚论文大赛‛的主题是:应用整合与协调创新•教育信息化之路。鼓励全省教师及教育信息化相关部门的工作者结合教育及生活实际,积极探索、深化教育技术理论研究,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请各市(州)切实做好‚论文大赛‛的组织与管理工作,精心组织广大教师及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工作者积极参赛,充分利用‚论文大赛‛平台加强协作与交流,促进我省教育信息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组织和参赛办法详见‚论文大赛指南‛(见附件)。附件:第五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教师论文大赛指南.docx【请登录甘肃省教育网()‚第五届‘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中小学论文大赛‛专题网查阅、下载。】二〇一四年四月八日第三篇:中国移动校讯通杯”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的通知关于组织参加“中国移动校讯通杯”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的通知喜文玉832600一、大赛名称“中国移动校讯通杯”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论文大赛。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指导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媒体支持: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期刊专业委员会三、活动时间(一)论文提交截至时间:2010年9月30日(二)投票支持截至时间:2010年9月30日(三)四川省评审时间:2010年10月1日至10月15日(四)全国评审时间:2010年10月16日至10月25日(五)四川省颁奖大会:2010年11月(六)全国省颁奖大会:2010年11月四、参加对象全国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及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相关部门的工作者。4、投稿方式:本次论文大赛采用在线投稿的方式,参赛教师登录论文大赛专用网站(http://jiaoyu.139.com)或登录我省校讯通门户网站(http://sc.edu88.com),通过专用链接进入到论文大赛专用网站。首先进行注册,填写个人真实信息:姓名、单位、联系电话、电子邮件、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等;注册后提交论文,每人只能提交一篇论文,提交后不能修改,投稿全程免费。五、征文范围此次征文活动主题为“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探讨如何应用信息资源促进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充满活力,促进教育均衡;如何加强广大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开展信息化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反映广大师生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与感悟。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应用。2.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3.教育资源,特别是国家免费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http://)的有效应用

葫芦****io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