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7万字
约29页
0
3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docx

中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篇:中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中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摘要: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倡“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然而,现阶段聋校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聋生不能适应学习需要的现象。作为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语文教育更应该回归到生活当中,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引领聋生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和感悟生活,从而使语文教学活动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关键词:中学;生活化;实践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022以往的语文教学,一直紧闭四门,足不出户,“抱着教材打滚”,教师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把“应考”的需要作为教学内容取舍的唯一依据。这种应试,不但使语文在学生眼里失去了应有的魅力,而且由于教材的肢解,空洞的说教,使得学生语文知识懂与会分离,学与用脱节,最终使教师追求的语文教育成效也无从谈起。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笔者深感要使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引导学生认识到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和生活积累生活经验,使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接壤。一、让语文教学回归现实生活在新理念的指引下,笔者认为要让教学活动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从而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提高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和水平。语文活动的终极目标是为生活服务,语文教学只有面向生活,才能从根本上找到教什么;只有走进生活,才能从本质上解决怎样教。1.语文讲读“生活化”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不少文章是蕴涵着深情厚意的。要让学生体会作品平淡的文字下蕴涵的深情。有的时候,仅仅靠对课文字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设计课堂教学,要抱着大语文的观念,跳出课堂,与生活联系,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再回到课内,这样学生对课文理解才能上一个台阶,才能使课文走进学生的生活,同时又让学生进入作者的心灵。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笔者先是按照很规范的教学模式进行,介绍背景,朗读课文,分析课文,还特别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具体分析。但学生学起来并不认为这篇名作精彩,讲到父亲给儿子买橘子这段时,学生还觉得很好笑、很好玩,认为实在不值一提。这也难怪,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和母亲很好,却对父亲有颇多怨言,难以理解课文中父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于是,笔者吸取教训,在另一个班讲这篇课文时,换了教法:先让学生自由地诉说自己对父亲的不满,然后谈谈笔者和父亲的关系,讲述父亲对笔者生活上,思想上的关心帮助。通过笔者的故事,他们很快明白,父亲的爱是深沉的,表面上往往看不出来的。引导之下,学生纷纷起来述说自己的父亲对自己关怀备至的故事。接着师生一起学习《背影》,学生不但不笑,而且连让学生表演父亲爬上月台的吃力动作都非常投入。在这样一种特别的生活情境和情感情境中,师生一起认真体味,分析了文章的语言,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达到了一种融合。2.语文训练“生活化”语文训练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所以训练的材料要尽可能来自生活。即使是教材上的练习,也应尽量挖掘其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讲短语知识、句子知识,可从学生的请假条入手;改病句练习,可从学生作文中找例子;修辞手法的训练,不防联系学生熟悉的各种广告……如在写信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可以事先做一个纸皮邮箱,先让每位学生想象一个地址。在写介绍校园的说明文写作中,笔者曾让学生走出课堂做导游,带领学生从校门口游览校园,边走边给学生讲解空间顺序以及立足点的移动,学生面对眼前实实在在的景物,对空间顺序的理解自然是事半而功倍。3.语文教育“生活化”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必须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把教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统一起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语文课的思想教育不是外加的干巴巴的空洞说教,而应紧扣课文本身的教育因素,又须符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如讲《皇帝的新装》时,笔者先引导学生分析小男孩的形象,并围绕“童心”二字展开讨论,然后笔者总结道:“可贵的童心是容易失落的,我们每人都应保持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敢于说真话。”然后鼓励他们对同学、对教师、对父母说说心里话,针对身边发生的事表达自己真实的见解和看法。对全班学生来说,安徒生使他们的灵魂受到一次洗礼,而对于笔者来说,安徒生“配合”笔者将语文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并进入他们的心灵。二、联系现实生活,加强生活实践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课堂、校园、家庭、社会是语文学习的天然场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应养成事事、处处、时时吸收与运用语文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培养语文能力的好习惯。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与学生的时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

文档大小:3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