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德育渗透的实践与认识(论文).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万字
约18页
0
2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学语文德育渗透的实践与认识(论文).docx

中学语文德育渗透的实践与认识(论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学语文德育渗透的实践与认识(论文)

第一篇:中学语文德育渗透的实践与认识(论文)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实践与认识语文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点,所以,语文教学的任务就在于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文能力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语文教学中的“文道合一”的原则,使其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课渗透德育教育是语文教学目标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所选取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融文、史、哲、自然科学等诸多学科内容为一体。这些文章在使学生学到基本的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熏陶和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教程中,应种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深入、细致、全面地挖掘课文和德育因素,有目的,自觉地以教材中感人的事迹,高尚的思想情操,鲜明的观点道理去感化学生,教育学生,在学生心中播撒做社会有用之材的美好种子。一、用壮美的山河陶冶学生的情操我国地大渊博,幅员辽阔,神奇壮丽的山川景色美不胜收,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描写祖国山川景色的散文、诗歌有相当的篇幅,这类文章有郦道远的《三峡》,姚鼐的《登泰山记》,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等等。咏叹祖国壮丽河山的王维《山居秋瞑》,韦应物的《西滁涧》,梅尧臣的《题破山来禅院》等。在进行此类课文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让国学生领略祖国河山的壮美,更启发学生挖掘作品中景物描写之外的更深刻的思想内容,使学生对祖国的锦秀山川欣赏、赞叹的同时,陶冶情操,养成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如郦道元的《三峡》是历来为世人称道的山水名篇,他笔下的三峡具有自然之美是令人神往的。在教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做的:1、让学生充分感受三峡的自然美,通过播放有关的三峡风光的图片,录相,先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三峡的网站,了解三峡的景点,三峡的文化,三峡的传说,三峡的诗歌,三峡的特产,激发学习兴趣,感受古人笔下的三峡与自己看到“三峡”的不同。2、感悟三峡的智慧之美,课前同学四人一组,共同组成“三峡工程记者采访团”上网漫游三峡工程,感受人类在改造自己的进程中所表现出的巨大智慧与训巩才能。把访问、调查的结果按主题写成短文,共同感受三峡工程所焕发出来的人类智慧之美。3、畅想三峡的想像之美,以“我心中的未来三峡”为话题,充分发挥想像,把自己的想像的三峡用语言描述出来,通上述活动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对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二、用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高尚的情感净化学生的心灵。纵观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确系文质兼美,形神盼具佳,贮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着,这里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男女之情、手足之谊,这里有拍案而起的激愤、灭地动容的悲壮,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委婉„„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人物的伟大精神和人格力量所在,使学生巨大的心灵震撼和心里共鸣,如此久而久之,就可以使学生辨别是非曲直、真善美丑,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如读《沁园春·长沙》,我们应让学生领略湘江秋色,读《海燕》,我们应让学欣赏海燕搏击风浪的雄姿,读《荷塘月色》应学生体味清幽静寂静之夜出现的流水一般的月光,绰约多姿、清香四谥的荷花,学生长期在这种艺术的氛围是熏陶,其情感怎能会不变得丰富而高雅。再如《大堰河》的母子情、《背景》中的父子情、《藤野先生》的师生情、《过零西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的救国之情、《一面》中的战友情、《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报国之情„„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篇所以能使人爱读流传不衰,不仅因其语言文字美,更重要的是文中渗透着作者炽热的情感,我们应把教材中表达的情感潜移默化地传给学生,使其获得充分美感享受的同时,让其泌人心脾,仿佛灵魂已被引进美妙无比的“天国”似的,从而不知不觉地受到陶冶。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入情”,是实施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径。三、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铸就学生良好品质中华民族拥有几年的灿烂文化,丰富、博大的文化遗产值得每位炎黄子孙为之自豪。传统的文化是中华儿女的美德相融合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让传统美德在21世纪发扬光大,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光荣使命。中学语文课本中几百篇文章,大多蕴含着传统养德教育的丰富材料,如:爱国、尊师、敬老、勤俭、公而忘私等等。如魏巍《谁是我最可爱的人》,一篇歌颂中国志愿军的文章,学习这篇文章时我们要善于抓住契机,不但要让学生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更要用这种感情来净化学生的思想境界。在这篇文章中,志愿军杀敌场面的惨壮,救人时的舍己,及思想境界之高,我们将如何学习呢?面对国耻家恨时,你是否也会为祖国挺身而出尼?面对外国列强的挑衅,身为华夏子孙的你,将怎样尽自己的力量呢?不失时机提一些激发情绪的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学语文德育渗透的实践与认识(论文)

文档大小:2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