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山陵导游词 第一篇:中山陵导游词中山陵导游词各位旅客,现在我们到了今天的目的地,也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所在地——中山陵。它位于南京紫金山的第二峰小茅山的南麓。中山陵的墓址是孙中山先生身前选定的。1925年3月孙先生临终前,他又嘱咐左右“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下面我先为大家介绍一下孙中山先生和中山陵的设计者吕彦直先生。孙中山先生名孙文,字逸仙。在1866年11月12日出生在广东省香山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与1905年在日本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10月10日领导“辛亥革命”。1912年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4年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政策。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在1925年7月12日开始登报悬奖征求中山陵的设计方案中,吕彦直的设计稿被“葬事筹备处”认为“简朴件事且完全根据中国古代建筑精神”,从而获“一直决定采用”护持。他被聘为建筑师“主持计划建设及监工事务”。吕彦直1913年清华大学毕业,1921年回国创办“彦记建筑事务所”吕彦直所设计的中山陵,平面为“木铎”形,铎象征着中山先生精神给人以警钟长鸣,发人深省之感,也最符合先生遗嘱中“唤起民众”之意。陵墓在孙中山逝世一周年之际奠基,1926年6月1日开工,1929年春天完工,共耗费220余万元。1929年6月1日正午12时举行“奉安大典”,孙中山灵柩葬于墓室下的墓穴内。中山先生就一直长眠于此。现在我们看到在中这个的半月形广场的的正南面有一座三层八角形的石台,在石台上有一尊三足双耳的紫铜宝鼎,这只铜鼎是1933年秋由戴季陶和中山大学的全体师生捐赠的。鼎内立有一块六角形铜牌,上面刻有戴季陶母亲手书的《孝经》全文,所以此顶名为孝经鼎。鼎的腹部铸有“智、仁、勇”三个字,这是中山大学的校训。另一方面还铸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个字。沿着广场拾阶而上,迎面便是“博爱牌坊”。这是一座四柱三楼檐的冲天式石牌木结构牌楼形式,由四根大石柱和六个长横额相连组成。其正中的横额上有一块石匾,上面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镏金阴文,所以被称为“博爱坊”。博爱一语出于唐朝韩愈《原道》中“博爱之谓仁”,这两个字也成为中山先生一生极好的概括和写照。由博爱坊向前走,是长480米,宽近40米的墓道。墓道分为左、中、右三道。中间墓道宽12米,左右两边的墓道各宽4.6米。严格的中轴对称,给人以法度严谨的感觉。以两两对称的雪松、桧柏、银杏、红枫等树木代替古代帝王墓前常见的石人石兽,更好地表现了高洁长青的象征意义,寓意为孙中山先生的精神万古长青。其中雪松是世界四大观赏树种之一,现已成为南京市的市树。走过墓道,我们先到来到的是中山陵的第二大广场,在广场的正北方,我们所看到的就是陵门。陵门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的建筑,歇山顶又称“九脊顶”,通常用于宫殿中的次要建筑。陵门用福建花岗岩建成,上盖蓝色琉璃瓦。陵门檐下的石额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在陵门前有一堆三米高的石狮。陵门两侧半环形的石拥壁与铃木的围墙相连,勾勒出吕彦直设计的“自由钟”的下端轮廓。陵门之后的这座拱券式结构的建筑就是碑亭。它宽12米,高17米。亭顶为重檐歇山式,上覆蓝色琉璃瓦,亭身用花岗石砌成,东、西、南各有一座拱门,北面为一立窗。亭中间立有一块用整块花岗岩刻成的石碑,碑文8.1米,碑座上有山海图案,碑身上刻着“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二十四个颜体楷书镏金大字。碑额上有阴刻的国民党党徽。这块碑的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强调孙中山先生的葬礼为“党葬”。从碑亭到上面的祭堂共有上三下五计八段平台,其寓意为“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三民”为民族、民权、民生;“五权”为立法、司法、监察、行政、考试五院。这八段大石阶共有290级。如果从博爱坊算起,共有392级。当初这样设计的意图就是要游人在攀登时记住“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一总理的遗言。一路攀登,会使人油然而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感觉。现在在我们面前的菏泽做放古代木结构宫殿式建筑就是祭堂了。祭堂长30米,宽25米,高29米。祭堂墙身全部用香港花岗石砌成。祭堂为歇山重檐蓝琉璃瓦顶,檐下有石斗拱和铜椽子。堂前有廊庑,有重檐正中嵌有孙中山先生手的书“天地正气”直额。门楣上方从东到西分别刻有“民族”、“民生”、“民权”六个阳篆镏金字,这六个字由国民党元老张静江先生所书。祭堂内用云南大理石铺地。堂内左右前后排列着12根巨大的石柱,四隐八显,下承大理石柱础。东西护壁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书写的《建国大纲》的全文。祭堂内顶为斗式,正中藻井为马赛克镶嵌的国

俊英****22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