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文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最新)(样例5) 第一篇:中文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最新)中文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最新)题目名称《呼啸山庄》中希思克利夫的双重人格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呼啸山庄》被誉为“最奇特的小说”,成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绝色异彩的一粒宝石。艾米丽·勃朗特笔下的男主人公希思克利夫更是以他特有的性格和对爱情的追求方式深深的吸引了众多读者。选题的目的在于从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角度对希思克利夫的性格进行分析,提出希思克里夫内心中本我,自我,超我的剧烈冲突,以及他内心中复杂的心理状态和由爱为恨的转变过程。研究在疯狂复杂的现实社会中,人性的扭曲和复杂的心态,以此展现主人公希思克利夫扭曲的性格,进而阐述人性在扭曲社会中发生裂痕,扭曲和毁灭的社会根源。通过描述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展现主人公希思克利夫在畸形社会中人性扭曲,进而变得暴虐无情,产生强烈的复仇心理,达到复仇目的以后以自杀告终,它以狂飙般猛烈的情感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从男主人公出走,重归,报复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双重人格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进而提出自己对这部作品深刻的理解,努力发掘人性的现实意义,展现《呼啸山庄》对人物深刻的心理描写所体现出的巨大艺术魅力。二、国内外研究综述:1、《呼啸山庄》出版时并未引起国内外评论界多大的注意,即便是书中的情节和人物所引起的巨大震撼也被认为令人作呕的恐怖,评论界一些人斥之为骇人听闻,荒谬绝伦,毫无意义的作品。近年来人们开始越来越认识到这部书的价值。作品发表一百五十年来,从最初的遭受冷遇,到后来的备受崇拜,评论界从未停止过对这部作品的关注。如今,《呼啸山庄》被公认为一部不朽的传世之作,艾米丽·勃朗特也因此受到了极高的评价,被认为是唯一可以同莎士比亚齐名的伟大作家。但是对小说中的主人公希思克利夫的评价可谓众说纷纭,尽管也有少数评论对他的行为表示理解与同情,认为他的复仇是人受到不公正待遇后的正常反应,但多数评论家都对他横加指责,认为他的复仇毫无人性可言。2、在国内,很多学者对《呼啸山庄》也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有的学者从作品的社会背景和故事结构上分析它的思想主题,也有的学者对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对婚姻爱情的自我追求进行研究,有的学者对作品所运用的哥特式艺术手法进行分析。但是大多数学者还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呼啸山庄》中男女主人公的心理、性格、形象分析上。通过对男主人公希思克利夫疯狂的复仇计划进行研究,分析其复仇根源,探询他的悲剧人生。3、在国内有很多研究《呼啸山庄》的作品,如葛志宏的作品《论呼啸山庄中的现代主义因素》,袁翠珍的作品《一个扭曲的灵魂——简评〈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希思克利夫》,黄晓燕的《仇恨与爱情》等等。三、毕业设计(论文)所用的主要技术与方法:理论研究法:通过对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学说的研究分析,增强对作品主人公的了解,并对其形象进行深刻的研究,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对比分析法:通过作品中男女主人公形象性格的分析对比,对研究对象进行进一步分析。文本分析法:通过阅读作品,分析文章的主要思想及精神信仰,价值追求等,充分显示作品的艺术魅力。四、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英]艾米丽·勃朗特:《呼啸山庄》,杨苡译,译林出版社,1990年。[奥地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美]约翰·霍夫曼:《弗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王宁译,三联书店,1987年。黄晓燕:《仇恨与爱情》,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张厚得:《西方文论精解》,吉林大学出版社,XX年。方平:《希望在人间——论〈呼啸山庄〉》,上海译文出版社,XX年。徐光兴:《世界文学名著心理案例集》,上海教育出版社,XX年。五、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安排(按周说明)第10周(5月7日——5月12日)撰写开题报告,整理已有文献资料。第11周(5月13日——5月19日)撰写论文提纲,确定文章框架结构。第12周(5月20日——5月26日)完成正文部分,形成初稿。第13周(5月27日——6月2日)根据指导教师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第14周(6月3日——6月9日)根据指导教师意见,对论文进行再次完善。第15周(6月10日——6月16日)论文定稿,装订成册。六、指导教师审批意见:第二篇:中文系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文系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文系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一、主要内容:1、论文题目:小学语文教改:课文范例与写作指导相结合2、论文主要观点:小学作文是学生写作的启蒙阶段。据调查统计,现阶段大部分小学生认为作文“难”,存在着“怕”作文、“厌”作文的现象。经过多方的调查和初步研究,我们觉得学生怕写习作除了是生活中不善于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缺乏作文素材的积累外,不善于灵活运用文本中积累的语言也是造成他们怕习作的重要原因。面对学生怕写习作的心理,作文教学效率不

黛娥****ak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