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招考试议论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 第一篇:中招考试议论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议论文阅读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实用文体。诸如:政论文、评论、杂文、文艺短评、读后感、观后感、杂感、演讲稿等均属议论文。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一)论点1.论点与论题的区别: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其表达方式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论题: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和内容(不明确作者的观点和主张)。如:论题《“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09年湖北襄樊)《我们为什么活着》(09年重庆市)《生命的品格》(09年江苏扬州)论点《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07年河南)《现代人需要常存敬畏之心》(09年福建福州)2.中心论点的位置:①有的文章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如:《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07年河南)《现代人需要常存敬畏之心》(09年福建福州)②有些文章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如:《论友谊》(09年江苏南京)开篇就说“我以为,友谊的基础是美德”。点明中心论点。《黄生借书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开篇“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③有些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篇末;如:《生命的品格》(09年江苏扬州)末句“要有一个明白的头脑,把人生想透彻,„„自始至终干干净净地做人,走完人生的旅程,这就是生命的品格”。《不朽之盛事》(09年黑龙江哈尔滨)末句“我们坚持这样的信念:读书除了长知识,更是要学做人”。④有些文章则是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如:《“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09年湖北襄樊)一文在分别论述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两方面真实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只有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紧密结合起来,知识才能化为力量,书本才能变成财富”。全文共七自然段,在第四自然段末才提出中心论点。⑤也有些文章对论点的表述不是很集中,需要读者用明确的语句把它概括出来,但这类初中阶段一般不考查。3.中心论点与分论点: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从不同方面证明中心论点的。如:《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07年河南)一文,题目本身为中心论点。而③④⑤段分别从“对自身所作所为”、“对别人的经验教训”、“对挫折和失败”的“思考和总结”三方面论证中心论点。可视为是分论点。分论点一般在段首或段末,是该段的总括或总结。(二)论据的类型及作用:1.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2.道理论据:包括经过验证的真理、自然科学原理、定律、公式及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等。论据的作用都是为了证明论点或某一分论点的。考查时还常让补充论据,答题时要紧扣论点,事例典型,有说服力,引用名言要精辟。如:《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07年河南)的第17题,以选择题的形式找出最合适的道理论据。答案为A“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生命的品格》(09年江苏扬州)的第18题,从备选名著中任选一部,从中概括出一个相关的事例,仿照示例为第④段补写一个论据。(三)论证方法及作用:1.举例论证(例证法):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分析该论证的作用应遵循以下格式:“作者列举了……的典型事例,充分证明了……的观点(或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2.道理论证(引证法):是用经过验证的真理、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分析该论证的作用应遵循以下模式:“作者引用了……的言论(名言),充分证明了……的观点(或中心论点),具有权威性,使论证更有力。”3.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的方法。分析该论证的作用应遵循以下模式:“文中用……和……作对比,证明了……的观点(或中心论点),是非明确,给人印象鲜明深刻。”4.比喻论证: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分析该论证的作用应遵循以下模式:“文中运用人们熟知的……作比喻,把深刻抽象的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如:《读书杂谈》(09年河北省)的第五段《另一种珍爱》(09年甘肃兰州)的第五段(四)议论文语言特点的品析:修饰性、限制性的词语从严密性方面分析,较常见的有“可能”、“大约”、“也许”、“左右”等。如:《年轻人更要善于反省》(07年河南)一文,第①段中的“可能”,第③段中的“有可能”,第④段中的“可能”,第⑤段中的“往往”等。答题模式一般为:“××表示有可能,但并不绝对,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五)拓展迁移题的应对:紧扣选文的中心和材料,并能联系自己的知识积累谈出感受或看法,不要泛泛而论,要有创新意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凡是要“结合自己(或生活实际)”的一定得体现出“我”。(六)以故事或引用名言开端的作用:①引出中心论点(或论

努力****凌芹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