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中晚唐咏史诗的发展.docx / 文档详情
中晚唐咏史诗的发展.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4.5万字
约80页
0
7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晚唐咏史诗的发展.docx

中晚唐咏史诗的发展.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晚唐咏史诗的发展

第一篇:中晚唐咏史诗的发展中晚唐咏史诗的发展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重要一类,是以历史为客体来抒写主体情志的诗歌。它大多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东汉史学家班固的《咏史》,开了咏史诗的先河。至此,咏史诗的创作,便逐渐茁壮成长。直到唐代,咏史诗创作达到成熟与繁荣。中晚唐时期,诗坛上怀古题材的作品大量出现,刘禹锡、许浑、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都创作了一些怀古名篇,构成了文学史上的一种景观。在初唐时期,深重的忧患意识深沉的忧患意识是咏史诗一贯的精神内核,它包含了双重意蕴:忧世之思和忧生之嗟。“忧世之思”集中表现在以忧君、忧国、忧民的三位一体;“忧生之嗟”在初、盛唐表现出来的多是忧世者的忧生。而在中、晚唐则表现为对自我人生价值、人类终极意义的忧郁。中唐是咏史怀古诗的繁荣期,不但出现大量作家作品,而且总体水平较高。此时的诗歌多吊古伤今,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怀咏,对历史古迹的凭吊,针砭时弊,寄托怀抱。刘禹锡可以说是此时咏史诗人之冠。他的《乌衣巷》《西塞山怀古》都堪称传世名作。他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嫱来”中的“山、城、潮汐”,既是眼前之景,又是旧时风景,又通过“旧时月”达到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兴亡变化的无限沉思。再如他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如寻常百姓家。”这个通过对“堂前燕”作为枢机,联结古今。旧时的繁华与今日的冷清“野草花”“夕阳斜”构成一副凄凉的景象。此外,中唐的咏史诗也逐渐走向以诗议论历史人物或事件。晚唐咏史怀古诗也尤为发达,由于政治危机的加剧和末世的逐渐到来,追忆与感伤成为此时咏史怀古诗的主要内容并且在形式上,绝律取代古体。这个时期,李商隐与杜牧的成就最为突出。他们通常会以小见大,讽意隋唐。杜枚《过华清宫三绝句三首》,杜牧借历史题材讽刺统治者骄奢荒淫。诗中通过人们所熟知的唐明皇杨贵妇的故事,含蓄而有力地讽刺了晚唐帝国们的荒淫享乐。李商隐的《北齐》诗:“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把周师入晋阳。”两句在历史上,小怜被召幸与晋阳城陷并不在同一时间,为了突出齐后主的荒淫误国,作者把两件事放在一起,虽有悖于史,却增强了感染力和震撼力,极度表现了帝王荒淫奢侈。而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咏史诗已从深厚的叙述性转入更偏重于抒情性,从而使诗更有韵味。总的来说,中晚唐的咏史诗量多而且艺术质量较高,在中国诗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它集中体现了诗人对古史的掌握,对现实的体验,更表现了诗人们的才情和意趣,诗人通过借古讽今、以小见大,表达了他们强烈的忧患意识。因此,我们在阅读咏史诗时,既可汲取丰富的历史知识,又可以从诗中探求到诗人的经历,身世以及心理发展的历程,更可以在欣赏此类诗歌中得到美的享受。第二篇:咏史诗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一、咏史诗、怀古诗和代表诗人1、咏史诗: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陈述自己独到的见地而创作的诗歌。——长于议论精辟。2、怀古诗:是指因登临古地游览、凭吊古迹,追念往事,触景生情,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长于情景交融。3、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的功过或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我们合称为咏史怀古诗词。4、代表作家:魏晋时期的左思,唐代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两宋的王安石、苏轼、李清照、陈与义、张元幹、张孝祥、陆游和辛弃疾等人都写了一些震撼人心的诗作,是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二、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乌江亭》《乌衣巷》《石头城》《隋宫》《金陵怀古》《赤壁怀古》《咏怀古迹》三、咏史怀古诗的风格和诗人心理【心理一】怀人伤己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1、对比失落型: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在鉴赏这类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在“小乔初嫁”时就立下了令“强虏灰飞烟灭”之大功,可谓少年得志,风流倜傥,而自己人到中年双鬓染霜,却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与周瑜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强烈的对比生发出浓重的“人生如梦”的感慨,今世之无奈却只能在清风明月间买醉。2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晚唐咏史诗的发展

文档大小:7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