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打击乐教学:《拔根芦柴花》 第一篇:中班打击乐教学:《拔根芦柴花》中班打击乐教学:《拔根芦柴花》1.活动目标(1)认识简单的节奏型,拍出相应的节奏;(2)能根据图谱的暗示,利用身体的部位来拍打节奏;(3)感受与同伴合作为音乐伴奏带来的愉快。2.活动准备(1)节奏卡︱XXX︱、︱XXXX︱、|XX|;(2)节奏图谱一幅,拍手、跺脚、拍肩、拍头图标若干;(3)音乐录音带,3.活动过程Ⅰ导入(1)复习游戏:《头发肩膀膝盖脚》,引起幼儿活动兴趣。教师重点指导幼儿能按歌曲节奏,快速反应,做相应动作。Ⅱ幼儿第一次操作(2)出示节奏卡,认识简单的节奏型,学习拍打节奏。提问:①“这是什么啊,在哪里见过这个?”②“你会拍打这个节奏吗?”请用小手拍出它的节奏。教师重点指导幼儿认识简单的节奏型,能用小手拍出节奏型。Ⅲ分享经验(1)看图谱,尝试能根据图谱的暗示,利用身体的部位来拍打节奏。提问:①“这是什么图标,有拍手的图标表示什么?跺脚和拍头的呢?”②“你能试试按图标拍打乐曲吗?”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注意看图谱,尝试按图标用身体拍打节奏。Ⅳ幼儿再次操作(4)听音乐,能看指挥按节奏拍打。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听音乐,看指挥打节奏。4.活动延伸利用课余时间,复习打击乐,能用身体的部位拍打节奏,并将操作的图片放在表演区供幼儿练习打节奏。5.活动资源:第二篇:拔根芦柴花教案拔根芦柴花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演唱拔根芦柴花,了解江苏民歌特点。2.通过演唱,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喜爱。教学重点: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激发学生热爱中国民歌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各种装饰音的演唱。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听音乐《烟花三月》问:歌曲唱的是哪首古诗的故事?师;诗仙李白也曾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提到了扬州。2.诗句填词:故人西辞黄鹤楼,————()。3.扬州风景师:好多诗人曾在作品中写到扬州美景,比如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描写到“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让我们随着美妙的音乐去游览扬州美景吧!4.扬州八怪,(八个画家的作品)扬州小吃,(简要介绍)二:了解民歌师:怎么样,陶醉了吧!告诉你们扬州民歌也是很有名呢!猜一猜连一连,哪首是扬州民歌?(出示歌曲《风吹麦浪》,《阿,我的太阳》,《拔根芦柴花》)生连民族,通俗,美声。)生:连一连。师:民歌是从劳动过程中流传而出的,关于民歌的产生,还有一个小故事呢!(师简要讲述)。三:学唱歌曲1.师:让我们欣赏民歌《拔根芦柴花》,感受扬州人民边劳动边唱歌时是怎样的心情呢?(生跟音乐默唱,体会心情)2.师范唱,请生感受歌曲中令人情绪高涨的地方在哪里?3.生:唱一唱第三句(小小的郎儿来,月下牡丹芙蓉花儿开了。)(1)唱歌谱(2)唱歌词(3)师:歌曲中的芦柴花如同一个纯洁美丽的乡村女孩通过努力渐渐长成了高雅的芙蓉牡丹,拥有了自己精彩的世界。(4)生:情绪高涨的唱一唱。4.学唱第二乐句问:歌曲中哪一句出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姐弟游玩时的画面?生:(第二句)。(1)唱歌谱,找出开头相同,结尾不同的旋律。(2)唱歌词5唱第二段歌词6.复习波音记号:江南的小曲如同江南的山水一样柔美婉转,人们给音乐加上了不同的装饰音来表达他们细腻的情感,你们来听一听,这首歌曲加入了波音后有何不同?(师用比较法请生感受)师:波音增添了乐曲欢快的情绪,更好地表达了劳动时的欢乐。7带波音唱四:表现新歌(1)师:同学们唱得不错,因为民歌产生于民间,许多民歌都是用当地方言传唱出来的,我想这首《拔根芦柴花》如果用方言来唱的话一定更有趣!(2)听一听!用方言唱的有什么特点?你能学其中的几句吗?(师总结:扬州方言鼻音比较多,发音位置较前,zhi,chishi,都变成z,cs)(3)跟师用方言读一读第一段歌词(4)师,有句话叫说的比唱的还好听,我觉得我们可以向这句话挑战,唱的比说的好听!(5)生,用扬州方言唱。五:拓展(1)听,黑鸭子组合演唱的《拔根芦柴花》,它还是电视连续剧《家常菜》的片尾曲呢!(2)星光大道周冠军演唱的《拔根芦柴花》问:演唱形式?情绪?和今天学唱的相比有什么新鲜的地方?你喜欢哪种?为什么?六:总结师:今天我们一起学唱民歌《拔根芦柴花》,课上你还了解了哪些东西,能告诉我吗?师:民歌反应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着华夏五千多年的旋律,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和同学们一起传唱中国更多的民歌!第三篇:《拔根芦柴花》教学活动设计(精选)韵律活动《拔根芦柴花》淮安市淮城镇勺湖中心小学幼儿园徐月芬活动目标:1.在了解苏北民歌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2.借助不同的身体动作感受乐曲的节奏特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对音乐美的感受力。3.学习看指挥正确的做身体动作。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体验感受快乐和传递快乐的乐趣。活动准备:1.民歌、韵律活动乐曲、舞蹈录像。2.多媒体幻灯

黛娥****ak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