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中秋话月.docx / 文档详情
中秋话月.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7.9千字
约15页
0
2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秋话月.docx

中秋话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秋话月

第一篇:中秋话月中秋的传统习俗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人传统的中秋佳节。因为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节。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那么,古人中秋是怎么过的?原来他们有几件必做的事情。之一吃月饼《洛中记闻》说,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关于月饼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宋以后,制作月饼不仅讲究味道,而且在饼面上设计了各种各样与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饼面上的图案,起初大概是先画在纸上然后粘贴在饼面上,后来干脆用面模压制在月饼之上。满月形的月饼也跟十五的圆月一样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赠送亲友。之二燃灯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美景,美不胜收。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在《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中描述说,中秋节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作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树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古时中秋燃灯之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之三观潮“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的时候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之四熬夜民间相传,中秋夜越晚睡越长寿。所以有人以此祈求长寿,但更多年轻人借此机会玩个通宵。之五偷葱偷菜相传未婚少女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别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葱,就表示她将来会遇到一个如意郎君。台湾地区有句俗语“偷着葱,嫁好郎;偷着菜,嫁好婿”,指的就是这一习俗。之六吃鸭云南的仫佬族讲究在这一天买饼子,杀鸭子。南京的什么桂花鸭、咸水鸭、樟茶鸭也往往在这个时候卖得很旺。之七吃田螺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后经查,螺肉所含的维生素A又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可见此说法言之有理。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食之呢?有人指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之八吃芋头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所以,中秋食芋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不信邪之意。之九饮桂花酒屈原的《九歌》中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酒兮椒浆”的诗句。但到了现在,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中国的月饼文化泱泱之美食大国有许多“文化”,如“茶文化”、“酒文化”„„现在看来,月饼之“文化”应该首屈一指。从“饼”字到“饼饵”的秦汉雏形,到作为一节一令的主要食品再发展到如今不仅是食品,月饼已走过了近千年的历史。祖先们制饼,一开始便“随形而名之”,到了宋代,月饼初步成为一种节日食品在亲朋挚友之间以之相溃说明月饼从形成节日食品之后不长的时间内便成为礼品,从月饼的制作及饼面花纹“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的诗句中可见,宋明时代的饼师们就已很重视月饼,在月饼中反映人们的美好愿望和月饼文化的深刻内涵。月饼作为一种节日食品,商家们很自然地迎合消费者心理,给中秋月饼起一个好听的“雅名”,这些雅名往往又和美丽的民间传说与故事联系在一起,如我国的月饼起名在古代便有:“银河夜月”、“龙凤双喜月”、“花好月圆”、“桂香秋月”、“汉宫秋月”、“西施醉月”、“貂禅拜月”等等。这些月饼的名称,从古代流传至今,历久不衰。中秋月饼作为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传统食品,解放以后,得到迅速发展,月饼生产技术和包装都渐渐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和社会的需求而不断革新。但是,1959年以后人民公社化及以后的10年“文革时期”,使正在蓬勃发展的月饼行业进入了历史的低谷,甚至可以说是一场劫难,公社化时节,人祸天灾使做月饼的食品厂,茶楼酒店在做“糠饼”、“蕉头糕”,更谈不上是发展了。文革期间,更给月饼行业带来沉重的灾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秋话月

文档大小:2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