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中西文化交流史复习要点2012.docx / 文档详情
中西文化交流史复习要点2012.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2.5万字
约45页
0
4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西文化交流史复习要点2012.docx

中西文化交流史复习要点2012.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西文化交流史复习要点2012

第一篇:中西文化交流史复习要点2012一、导论1.文化的定义2文化的结构二、传说与真实并存的先秦时期1.古代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世界2.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3.早期丝绸之路4.东西方的物质文化交流三、汉唐时期(上)——西域南海的交通1.张骞出使西域的情况及意义2.东汉丝路的“三通三绝”3.唐朝在促进中西陆路交通的繁荣上采取的措施4.佛教之路四、汉唐时期(中)——来自异域的瑰宝汉唐时期中国丝绸外销的三种方式五、汉唐时期(下)——来自异域的神灵1.佛教的起源2.佛典汉译3.佛教初期传播的特点:比附黄老方术4.佛教中国化5.禅宗六、宋元及明前期的中西文化交流1.蒙古西征对中西交通的影响2.世界三大宗教3.郑和下西洋一、导论1.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比较狭隘的意义来讲,文化就是在历史上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2.文化的结构一般分为四个层次物态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制度文化层: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行为文化层:指人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心态文化层:指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文化的精华部分。二、传说与真实并存的先秦时期1.古代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世界西方世界对遥远的东方充满了神奇的向往,传说中如希波伯里安人、秦奈、赛里斯,这些名称大多与中国盛产的一种物品“丝”有关。2.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提出该名词,指B.C.114-A.D.127间,中国与河中地区及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交通路线。其后,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在《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文将“丝绸之路”的西端延伸到地中海沿岸和小亚细亚。19、20世纪之交,“丝绸之路”概念的空间、时间和承载物内涵进一步扩大,成为从中国出发,横贯亚洲,进而连接非洲、欧洲的这条陆路通道的总称。也开始被看作是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几乎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代名词。3.早期丝绸之路早期丝绸之路包括“草原之路”和“绿洲之路”。草原之路:位于北纬五十度左右横贯欧亚大陆草原地带,大体从中国内蒙古草原的河套附近向西北,越过阿尔泰山脉进入中亚北部哈萨克草原,再经里海北岸、黑海北岸到达多瑙河流域的通道。是古代游牧民族迁徙往来的通道。绿洲之路:也称玉石之路,位于草原之路南部,由分布于大片沙漠、戈壁之中的绿洲城邦国家开拓出的连接各个绿洲的一段段道路和可以通过高山峻岭的各个山口构成,逐渐成为欧亚大陆间东西往来的交通干线。是商周至战国玉石东运的通道。4.东西方的物质文化交流在先秦时期已具有相当传播规模的物品,除了殷商时期的青铜器和玉器外,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以丝绸为主的织物。三、汉唐时期(上)——西域南海的交通1.张骞出使西域的情况及意义第一次出使: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8)至元朔三年(前126)使命:寻求与西迁的大月氏结盟,共拒匈奴。所到之地:葱岭、大宛(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康居(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大月氏(大夏/巴克特里亚,阿姆河以南之阿富汗北部地区)结果:历时13年,虽然没有达到同大月氏结成联盟的政治目的,却了解到有关西域地区的政治、经济、地理、文化、风俗等情况,为以后中原加强同西域的联系奠定了基础。第二次出使:元狩四年(前119)至元鼎二年(前115)前提:匈奴远遁漠北,前往西域的道路基本畅通使命:联络乌孙等西域各国,“断匈奴右臂”所到之地:乌孙、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结果:没能达到预期目的。但在乌孙期间,张骞分别派遣副使到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印度)、于阗各国,广加联络。中西之间的交通正式开启,西汉政府与西域及中亚、西亚、南亚地区的友好往来迅速发展。2.东汉丝路的“三通三绝”1世纪初,王莽篡汉后,匈奴势力东进,西域与内地王朝关系阻绝。73年,明帝在西域恢复设立都护等官职,命班超经营西域。此后不久,焉耆、龟兹等地首领杀害西域都护陈睦,东汉政府有停闭中原与西域交通之念。91年,东汉政府再次恢复西域都护之职,并由班超担任,东西交往的大干线再次通畅。107年,汉安帝以节约开支为由撤销西域都护。匈奴进驻,丝路交通中断。123年,班超之子班勇被东汉政府任命为西域长史,丝绸之路第三次开通。东汉末年,国内混乱,西域逐渐脱离东汉王朝的控制。3.唐朝在促进中西陆路交通的繁荣上采取的措施唐朝设立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广置羁縻府州,以对丝路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西文化交流史复习要点2012

文档大小:4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