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中考语文试题.docx / 文档详情
中考语文试题.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3.5万字
约63页
0
5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考语文试题.docx

中考语文试题.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考语文试题

第一篇:中考语文试题课文内容考查(20分)一、课文文言文考查。(14分)1、解释下面加横线词的含义。(1分×6)(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出自《孟子二章》)曾:(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自《出师表》)遗:(3)惧其不已也(出自《愚公移山》)已:(4)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出自陈涉世家》)数:(5)遂逐齐师(出自《曹刿论战》)遂:(6)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出自《陈涉世家》)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2分×2)(1)言之,貌若甚戚者。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苟富贵,无相忘。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千古名句,并说说作为千古名句它好在哪里。(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现代文考查(6分)4、回忆《孔乙己》的内容,结合对“孔乙己”和“短衣帮”的认识,谈谈你在求学和待人两方面获得的启示。(用精练的语言回答。)(1)求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阅读能力考查(40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5—10题。(18分)最苦与最乐梁启超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空虚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定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甘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了。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得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进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三岁小孩子。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选自《饮冰室全集》)5、按已给空格用原文填空。(4分)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失意不苦的原因是________,老、病、死不苦的的原因是_____。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________________。6、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4分)(1)“卸却”责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内)。(2)“解除”责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内)。8、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3分)答:_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考语文试题

文档大小:5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