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临夏县特色产业异军突起 第一篇:临夏县特色产业异军突起锻造农民增收的“桥头堡”——临夏县特色优势产业异军突起临夏县委、县政府按照州委“强基础、抓教育、兴商贸、育产业、保民生、促和谐”的发展思路,立足县情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使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真正在农民增收中发挥“桥头堡”的作用。目前以先锋乡为主的高效日光温室建设及无公害蔬菜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以恒丰养殖厂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和北塬、安家坡为主的奶牛产业发展迅速,以花椒、啤特果为主的林果业渐入佳境,砖雕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力推进了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蔬菜产业:一个棚十亩田临夏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以建设北塬生态循环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园区为目标,全力打造北塬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现已形成了以高效日光节能温室反季节蔬菜、简易拱棚和露地蔬菜全面发展的生产格局。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6.3万亩,番瓜、番茄、辣椒、黄瓜、韭菜、大葱6个产品通过了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投资2012万元,新建高效日光节能温室1006座,累计建成3296座,建成简易拱棚1038亩,种植露地蔬菜1.58万亩,生产各类蔬菜3.6万吨,产值达9300多万元。先锋乡是临夏县高效日光节能温室建设的重点乡,已建成高效日光节能温室1789座,占到全县的一半以上。该乡何堡村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建设高效日光温室233座,每座棚年收入达2万元左右。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920元,是全县的1.8倍,全乡的1.5倍。先后引进了美国红王西红柿、樱桃西红柿、冬玉番瓜、航茄3号、陇椒5号、非洲菊等温室蔬菜和花卉新品种,今年试种的高原夏菜更成为市场的抢手货,使温室蔬菜产业日趋成为引领乡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建一个棚,顶十亩田”,这句话绝不是危言耸听。畜牧产业:养头奶牛赛个干部临夏县紧紧抓住被列为全省民族地区养羊大县和奶牛养殖重点县的机遇,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已建成畜牧龙头企业14户,标准化养殖小区56个。初步形成了以西南部山区为主的二十万头(只)肉牛、肉羊产业带,以北部塬区为主的万头奶牛产业带,以中部干旱半干旱区为主的十万口瘦肉型猪产业带和以众博公司为龙头的百万只鸡产业带。引进甘肃省最大的乳品企业——庄园公司投资7000万元,在黄泥湾、北塬、安家坡乡分别建设庄园、瑞园和瑞安3个奶牛养殖园区。目前,公司已完成投资1200万元,引进了意大利全混合饲喂系统、国内先进的挤奶设备和园区管理软件,建成了1万立方米的大型青贮池2座,青贮玉米秸秆8000吨,建成标准化奶牛圈舍13栋,引进良种奶牛437头,日产奶3.1吨,有力地带动了奶牛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县牛存栏5.71万头,羊存栏17.81万只、出栏4.32万只,猪存栏7.79万口,鸡存栏68.13万只。畜牧业已从传统的家庭副业发展成为临夏县促农增收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令人刮目相看。“养头奶牛,赛过干部”,这句口头禅在广大农户中已是不争的事实。砖雕产业:小产品大市场全力打造“临夏砖雕”这张名片。以神韵、能成砖雕公司为代表的砖雕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产品畅销新疆、宁夏、西藏等地,能成砖雕公司被省上命名为砖雕艺术类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神韵砖雕公司生产的工艺品作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六项民间工艺品之一,代表甘肃省在上海世博会甘肃馆展出,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好评。截至目前,全县已实现砖雕产值7882万元,砖雕产业已成为该县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县上还着力扶持和培育清真食品加工产业。全县现已形成肉制品、糖果类、乳制品、豆制品、面点等五大类清真食品加工产业,培育发展清真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28户。截至9月底,已实现产值3500多万元。林果产业:鼓起钱袋赚足票子今年,在北塬片完成花椒基地15230亩,全县花椒种植面积达到30.2万亩,种植面积占到全州花椒总面积的60%以上,创产值4800万元,北塬片10乡镇花椒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18%以上。以漫路、榆林、尹集、刁祁、马集、坡头等乡镇为重点,全力发展啤特果产业。截止目前,全县啤特果面积达5.09万亩,挂果0.71万亩,产量达到3500吨,创产值350万元。同时,扶持五山池黄酒厂上马了啤特果饮料生产线,并投产使用。在全力抓好现有花椒、啤特果基地建设的同时,以庭院和家庭小果园为主,2010年完成核桃基地2008亩,全县李、杏、桃等特色经济林面积达到1.8万亩,李、杏、桃等特色林果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5.2%。其中河西乡有李、杏935亩,亩均产值2000元,南塬乡张河西村油桃面积达到25亩,亩产值在8000元以上。第二篇:临夏中学临夏中学临夏中学始建于1923年。1943年设立高中部。1980年被确定为全省24所重点中学之一。1989年、1992年、2006年三度被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

St****3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