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主题班会精品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第一篇:主题班会精品课程的构建与实施2013南京教育培训主题班会精品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测验参考答案单选题1.主题班会“肖申克的救赎”说明主题班会什么样的原则?[B](A)班会课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每个人积极参与(B)班会主题要结合学生心理、年龄特征(C)班会课程既要有计划性,也要有灵活性难度:易分值:10.02.下列不属于主题班会“过程”设计的是:[C](A)形式新颖、方法适当(B)针对性强、实用性强(C)活动目标明确难度:易分值:10.03.主题班会“心灵鸡汤”说明主题班会什么样的原则?[C](A)班会主题要结合学生心理、年龄特征(B)班会课程既要有计划性,也要有灵活性(C)注重班会的后期效果,深化德育的延伸难度:易分值:10.04.主题班会的实施形式主要有:[A](A)年级协作式班会课,学生团体合作式班会课,学生体验式班会课(B)学生团体合作式班会课(C)学生体验式班会课难度:较易分值:10.05.下列关于主题班会表述正确的有:[C](A)是学校实施教育、激励的平台;是学生进行反省、调控的抓手;(B)是学生进行反省、调控的抓手;是个体成长的精神家园(C)是学校实施教育、激励的平台;是学生进行反省、调控的抓手;个体成长的精神家园难度:较易分值:10.06.下列主题班会不属于“人与自我的关系”这一模块的是:[C](A)自律教育(B)理想教育(C)环保教育难度:易分值:10.07.班会课的评价与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A](A)通过文字记录、录音记录、录像记录来进行评价与反思(B)通过录音记录来进行评价与反思(C)通过录像记录来进行评价与反思难度:较易分值:10.08.讲座建议“确定人生规划”的主题班会在哪个年级召开最适合?[A](A)高一年级(B)高二年级(C)高三年级难度:易分值:10.09.一节好的班会课所起的德育作用有:[B](A)进一步激发学生发展的内动力;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B)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发展的内动力,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促进学生道德信念和规范的养成(C)可以促进学生道德信念和规范的养成难度:较易分值:10.010.主题班会“妈妈我爱你”说明主题班会什么样的原则?[B](A)善于抓住教育契机,确立有针对性的主题(B)班会课要有创新性,拨动学生的心弦(C)班会课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每个人积极参与难度:易分值第二篇:小学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浅析小学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浅析摘要:如何构建与实施德育课程,是当前学校面临的紧迫而重要的新课题。笔者立足小学德育课程的理论构架和教学实践,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经典教案为一体,对小学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学校德育工作和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目的在于帮助广大读者进一步认识理解德育课程,深入研究开发和构建德育课程,了解掌握德育课程改革的进展和动态,不断提高德育的功能和实效。关键词:德育课程构建实施为了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充分发挥课程改革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功能,我们借助学校改革的东风,结合自身的事迹和发展需要,建立了学校德育活动课程化的发展思路,全面拉开了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工作的帷幕。一、学校德育课程的构建学校德育课程的构建离不开相关的保障措施,我校从组织,制度,师资,社区课程资源等方面入手,逐渐建立德育课程的保障措施。1.建立辐射学校全盘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成立了以校级领导,科室负责人,及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学校德育课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学校德育课程做出正确决策与部署。2.制定相关制度,我校非常重视德育课程体系的相关制度建设,通过建立了上至学校课程发展规划,下至学校德育课程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与管理办法,促进了学校德育课程健康有序发展。3.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从教师个体需求着眼,满足教师专业化需求,提高教师个人素养是实施有效德育课程管理的基石。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德育课程教学管理面临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养。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德育课程的管理中意识到了要满足教师个体的学习需求、发展需求、专业化需求,提高教师个人素养,才能把德育课程的教学落到实处。那么,如何抓好抓实教师个人素养的提高呢?我区从人性化管理制度建设、学习性教研组建设、个性化德育课堂建设这三个方面进行相关的尝试。4.整合资源,多边合作,实施三级管理制度。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及制度与管理体系建设也进入全面探索阶段,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中如何开展校本教研,如何通过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提高德育课程教学质量,一直是我区品德课教师和德育研究管理工作者努力尝试与探究的重要课题,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要使课程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教师首先就必须更新观念,改革教法,建立适合教师发展的校本

Jo****34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