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乌什二中2007——2008年第一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第一篇:乌什二中2007——2008年第一学期德育工作计划2007——2008年第一学期德育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上半年的工作基础上,继续坚持以“五爱”教育为基本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国情教育、纪律教育、法制及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转变观念,增强服务学生、服务教师的意识,加强指导,形成合力,有序有效地组织好德育工作,抓常规薄弱环节,抓特色打品牌;引导学生塑造良好的公民道德品质,学会合作互助,学会自立与负责,提高素质修养;加强师德建设,夯实理论业务素养,以“课改”促提高,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与时俱进,提升学校人文品位,为争创本县一流的优质学校而努力奋斗。二、工作目标严格落实德育目标管理制度,立足落实班主任量化考评方案,依托德育科研优势,逐步锤炼我校德育工作特色,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为依托,以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途径,以创新为手段,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提高学生的基础道德素养和知识水平及实践能力。三、工作重点1、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成立德育管理领导小组,健全德育管理网络。明永木校长、文新平书记为组长、佘以疆、阿建新、钱有琼、李寿成、赵彦、祝勇、徐皎、各班班主任为成员。抓好五条德育工作线:班主任老师的教育主导线,生活老师的生活指导线,学科老师的学习指导线,学生自我管理线,家庭社会辅导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要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等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和《教师法》为准绳,进一步提高为人师表及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的自觉性,同时通过组织学习、集中培训、以老带新等途径,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全体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会学生科学思维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教会学生做人是教师的永远职责,积极拓展德育途径,把德育寓于各学科教学和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把学科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教书与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各班要调整充实班(团)干部队伍,引导学生1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发挥学生干部的骨干与桥梁作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加强年级组和班级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年级组全局观念,抓好年级、班级德育工作,及时通报年级、班级德育工作发展状况。全体班主任要按《乌什二中班主任量化考评方案》要求,进一步明确并履行岗位职责,加强对班级学生的教育管理,引导学生规范行为,勤奋学习,做到抓全、抓细、抓实。认真抓好班级公约、计划的制定、班容班貌的整改、学生仪容仪表(头发、服装、首饰、拖鞋、配证、胸卡等)的规范、环境卫生的保洁、纪律安全的教育、学校家庭的联系、特殊学生的教育等工作,积极深入开展创建优秀班级活动。3、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心理品质。(1)、针对性的教育。七年级要着重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生活,能基本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八年级要重点抓好班集体建设,使全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风貌。班主任则应真心关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切实做好防差转差工作,以防两极分化。九年级要重视“三观”教育,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时事、国情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要求须因人而宜,要有正确的人才观。高中部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智力的发展水平,在德育内容上,遵照德育发展的层次性、阶段性、渗透性和连续性的规律,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政治方向。(2)、坚持升降国旗制度,及时宣传介绍校园先进事迹。组织师生参加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重大节日的升旗仪式,有计划有主题地安排好国旗下讲话,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3)、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组织学生参观德育基地,参加社会实践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保护生态的教育,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环保观念,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和环保道德。组织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开展班会演讲会、书画展、读书活动、知识竞赛等,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报国之志。4、确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大德育观。组织教职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充分认识德育首位的重要性,引导大家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德育是培养四有新人的伟大基础工程”的思想,明确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要让每一堂课、每一个活动、每一项工作都渗透德育因素,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

安双****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