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陈涉世家》导学案苏教版 第一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陈涉世家》导学案苏教版16.《陈涉世家》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说出起义的原因和经过。过程与方法运用工具书读懂、读熟课文结合课文内容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内涵背诵精彩语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作者和陈胜身上学习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性。了解这场革命运动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认识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教学重难点】反复诵读,揣摩语言、动作描写,会说出人物个性化特点以及作者对待历史人物陈胜的态度。【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驰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还制订严刑酷法,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秦二世继位后,赋敛益重,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于深重的苦难之中。“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在这样的残暴统治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这就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司马迁对这次农民起义给予高度的评价。二、走进作者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完成《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表10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三、检测预习1、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和思想家,著有《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史书鲁迅称它是“”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①度.已失期()②扶苏以数.谏故()③忿恚..尉()④尉果笞.广()⑤辍.()耕⑥怅.()恨⑦闾.()左⑧適戍..()⑨乃行卜.()⑩烹.()食3、解释下列加点字①尝与人佣耕②辍耕之垄上③苟富贵,无相忘④会天大雨⑤或以为亡⑥旦日⑦尉果笞广⑧比至陈⑨间令⑩等死4、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1)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通(2)固以怪之矣通(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第一段2、自读自译:辍耕之垄上:辍,停止;之,到、往。若为佣耕:若,你;3、提问理解⑴、陈涉是什么出身?明确:“佣耕”之民,却入世家——反秦大业“由涉首事”,“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故入“世家”。正如项羽反秦首功,列入“本纪”一般。⑵、他与一般的农民有何不同?明确:这一段从籍贯、身世、志向等方面来介绍陈胜。(1)“与人佣耕”,表明陈胜是个被剥削受压迫的穷苦农民;(2)“怅恨久之”,说明他对所处的贫困地位的不满;(3)“苟富贵,毋相忘”,表达出他有福同享的思想意识;(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他的远大志向。4、朗读第二段“二世元年七月……法皆斩”5、自读自译:闾左:借代贫民;次当行:编在戍边队伍中;会天大雨:会,正逢;度已失期:度,考虑,心里想;6、提问理解:这几行文字告诉了我们哪些事情?明确:一是秦朝徭役繁重,民众苦不堪言;二是秦朝严刑酷法,百姓战战兢兢。三是陈胜吴广有一定的组织才能。五、合作探究1、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天下苦秦久矣。2、陈胜为起义制定的策略是什么?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3、“燕雀”、“鸿鹄”各比喻什么?文中哪句话表现了陈涉强烈要求改变自己地位的愿望呢?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苟富贵,无相忘。4、陈涉对当时的形势作了怎样的分析和估计?“天下苦秦久矣”是起义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假借扶苏、项燕的名义,“为天下唱”,以顺应民心,义旗一举,“宜多应者”。5、陈胜、吴广指出的众士面临的绝境是?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6、陈胜在发动起义前所做的“威众”准备是什么?这样做的效果是什么?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六、精读品析1、陈涉吴广是如何谋划起义的?从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陈涉?七、拓展延伸:1、熟读课文,积累掌握文言字词,名句。2、谈一谈,作为一名中学生,陈涉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回讲到,九百谪戍之徒,因雨误期,按秦律当斩。此时到了性命攸关之际,正是英雄人物涌出之时。正是这一场大雨,引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大泽乡暴动。二、检测预习1、翻

文阁****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