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习水县特殊教育学校简介 第一篇:习水县特殊教育学校简介习水县特殊教育学校概况习水县殊特教育学校是一所对全县残疾儿童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位于习水县东皇镇大榜村东皇四小旁,属县教育局直管,财政全额拨款的九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占地3800平方米,于2009年秋建成,2010年3月正式开班行课。现有教学班7个,学生73人,其中男生56人,女生17人,听力、语言残疾学生27人,智力残疾学生46人,学生来自全县各乡镇。学校共有教职工29人,其中校长1人,专任教师21人,工勤人员7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有教学楼一栋,学生公寓一栋,建有标准化的学生食堂,现已建多媒体教室、律动室、图书室、电脑室和电视放映室各一间,能容纳150名残疾学生在校就读。学校成立以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教育事业,各相关部门领导亲临学校调研,研究解决学校运转及学生生活保障等问题,大力支持学校发展,为学校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开班以来,学校全体教职工克服困难,自我加压,忘我工作。并郑重宣誓:“以校为荣、真爱学生、拼搏奉献、终身无悔。”以“为学生明天着想,为学生家长分忧”为办学宗旨。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让学校充满活力”为办学理念。以“学校——突出特色创市级示范学校,教师——突出特点树良师益友形象,学生——突出特长做社会有用之人”为办学思路。以“扬长避短、因材施教”为教学理念。以“以身为范、以勤为荣、以实为行、以绩为旨、以廉为威、以过为鉴”为行政工作原则。以“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学会生活”为育人目标。围绕“自立、自强、启智、健体”的校训。确定了“团结、勤奋、创新、奉献”为校风。“爱生、乐教、探索、创优”为教风。“勤奋、乐学、友爱、乐上”为学风。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康复教育、融洽教育”为教学内容。根据贵州省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计划的要求,为了更好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确定了“特教特办”的新思路——注重学生技能培养,开启学生智力,实施“有效”课堂教学,重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塔建“技能加特长”的平台,着力解决学生就业问题,走“医教结合”、“送教上门“之路。为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学校管理科学规范,职责明确,教学秩序井然。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正在逐步养成。但学校现有设施设备远不适应学校发展,学生活动场地、教学设备、图书室、计算机教室、语言康复训练室、实验室、心理辅导室、医务室等相关基础设施急需完善,校区狭小,不利于学校提升发展,不能满足特殊教育的办学要求。我们坚信,有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热心关注,有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习水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第二篇:特殊教育学校简介让每一个生命有尊严地生活特殊教育学校简介一、学校基本情况三台县总人口148万。三台县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九年制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现开设聋生部、培智部和盲生部,主要面向全县招收聋哑、盲、低视力、智力障碍、行为障碍、自闭症、脑瘫、多动症、情绪障碍等类型学生,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现有教学班8个,学生95人,教师18人。二、办学情况及取得的成绩近年来,全体教师利用寒暑假走村串户,动员残疾孩子入学,努力为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学校在财政投入非常有限的困境下,始终牢记责任和使命,以“培养自食其力的合格公民”为办学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做到发展潜能,补偿缺陷、康复指导,努力践行以师爱引领学生,以母爱呵护学生,以友爱帮助学生的“三爱”精神,共同唱响了三台特殊教育的奋进之歌!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学生参加四川省第二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获金、银、铜牌6枚。2011年,23名聋人学生参加绵阳市首届残疾人艺术节文艺汇演获金奖;参加四川省首届残疾人艺术节文艺汇演获银奖。2012年4月,学校在三台县首届校园艺术节上文艺节目获特等奖。2012年9月,我校15名智障学生代表三台县参加绵阳市首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获金牌12枚、银牌4枚、铜牌4枚,金牌数、奖牌数、团体总分均位居全市第三。“让每一个生命有尊严地生活”是我们永恒的追求,“职业教育是特殊教育的根本出路”已经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学校现在已经开设美容美发职、盲人理疗按摩、丝带绣、开心农场等4项职业培训,本期计划再开设厨艺、皮革护理专业。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职业技能,为家长和社会减轻后顾之忧,使残疾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阳光美”是学校不懈的追求。三、目前学生、学校急需解决的主要困难:由于特殊教育的特殊性,招生人数少,特困学生家庭多,学生行为习惯很差、心理畸形严重,损毁公物、浪费水电突出,职业培训、生存技能培训等必须开展,而唯一保证学校运转的学校公用经费十分有限,限制了学校

小琛****82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