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年级数学法制教育教案克和千克[5篇模版] 第一篇:二年级数学法制教育教案克和千克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渗透法制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克。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一条的相关内容。重难点: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1千克的物品拎在手上是什么感觉?能举例说说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千克吗?出示各种硬币。谈话:请看老师收集的这些硬币,1枚硬币有1千克吗?用千克作单位合适吗?大家有什么想法?引入:克也是质量单位,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的符号是g。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那老师现在称一下一枚一角的硬币,用什么秤?(天平)演示操作:天平左边放硬币,右边放入1克的砝码。看天平的方法:当指针指着中间红色的刻度,就说明两边平衡了。2、那我把硬币放在左边,右边放砝码,因为怕砝码被氧化,我们要求用小镊子夹(说明用天平的方法)那我们挑砝码时该挑大的还是小的?(小的)根据一角硬币的重量,选择适当的砝码。(教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选择)3、放最小的10g砝码也太重了,怎么办?用游标。(指导如何看游标)明确:约重1克。4、表示比“1千克”轻得多的物体,我们常用“克”作单位,国际上用“g”表示。1千克的物体和1克的物体质量差距甚大。一克物品很轻,但一克毒品对人的危害却很大。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一条为了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制定本法。因此,我们从小要学会“珍爱生命,远离毒品”5、认识“千克”和“克”的关系:那“千克”和“克”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回头看两包盐重多少?(1千克)那我们再来看看一包盐的净重量——500g,那也就是说:500+500=1000(g)1000g=1kg刚才我们称了大约5个苹果1000克,那一个苹果有多重?你是怎么想的?明确:1kg=1000g,1000÷5=200(g)。同理,一瓶学生奶也约重200g。七、分小组动手操作:先掂一掂,作出合理的估计,再称一称。(填表格)强调:填好单位!八、小结、课后练习教学反思为了让学生能比较好地掌握“克和千克”这部分知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课前,我让学生搜集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通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如50克、10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了解1克和1千克的质量有多重,课前准备了500克的食用盐2袋,一枚2分的硬币,而且让每一个学生亲自用手掂一掂它们的重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注意力,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动手实践感受过的东西。这也为以后的估算物体重量打下了基础,让学生有了明确的参照物,进而更准确的估算物体重量。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为此,重点也就是建立1克、1千克概念过程,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真正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第二篇: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克和千克》教案1一、班级情况、学情分析:该班有40名学生,男生19人,女生21人。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敏捷,课堂反映灵活,与老师配合密切,能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二、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88、89页练习十八1—4题三、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会认读秤上的质量,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3、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四、教学重点: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五、教学难点:1、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估量物体的质量2、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六、教学课时:1课时

书生****3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