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第一篇: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农垦二小李晓英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4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也喜欢看动画片呢!老师特别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你们喜欢吗?瞧!老师今天把谁请来了,(课件出示喜羊羊情景图)今天它们要来跟我们一起学习你们愿意吗?好!那我们就一起到游乐园去学习吧!二、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2、投影出示游乐园看木偶戏情境图(1)这些同学们在做什么呢?(2)谁能从图中找出数学信息?(3)很好!谁能提出数学问题?(4)同学们真棒!那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我们今天一同来学习“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5)出示题目: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这时有6人走了,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6)小组交流讨论。①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②交流有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言情小说,后花园,内衣,教学,数学第二篇: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精力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2.再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3.运用小组合作逐步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教学难点: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准备练习在昨天的卫生中,由于大家的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所以教室被打扫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看,小组的力量多大,只要我们每个人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我们小组就会越来越强大,想不想让自己的小组成为最棒的小组,一个优秀的小组离不开每个人的.付出,只有每个人在纪律、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我们的小组才会越来越好,每个组都有可能成为最优秀的小组,接下来就看你的表现了!上课!(出示练习题)读题,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每组6号回答,答对加1分。每个小组的表现都很棒,而且精神饱满,我们继续往下看。二、自主尝试,探索新知1.(1)自学课本今天我们请了两位手艺高处的厨师为大家做美食,看,(出示例题情境图)原来他们带来了美味面包,先别急,请同学们看书P53,仔细观察这幅图,读一读上面的文字,你知道了什么?请你用自己的话把你知道的完整地说出来。(教师板书:知道了什么?)(1分钟)如果看明白了可以把你的想法和同组的同学说一说,一会儿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几号加几分。(2)小组交流答案,抽组号,几号加几分。2.(1)自学课本下面问题变多了,难度也变大了,敢不敢挑战?继续出示课件呈现问题:1.根据题意,你还能提出一个其它的数学问题吗?2.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需要知道哪些信息?3.可以怎样列式计算?你是怎么想的?请仔细看书P53“怎样解答”部分,思考这三个问题。(2)小组交流答案,每组选三名代表共同汇报,每人回答完整得全分,不完整的小组帮助补充的得一半分,不正确不得分。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这三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第二部分(板书:怎样解答?)3.(1)自学课本解答完,还有一步是什么?(板书:解答正确吗?)请你自己看书P54检验正不正确?看书中是用什么方法检验的?(2)谁找到了,读给大家听(+1分)把问题当作已知条件,把第一个已知条件当做问题,由问题推出已知条件,和原题相符,说明我们的解答是正确的。三、教师讲解就像同学们所说的,(出示线段图)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两个和它有关的信息,如果其中的一个信息直接给了,另一个信息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我们要先求出它来,再解决最后的问题。四、巩固练习1.这道题我们解决了,下面这道题更有难度,你们有没有信心迎接挑战?(出示做一做要求)2.P554题各组统计分数,评出优胜小组。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2设计说明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抽象的几何知识时,需要借助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曦晨****22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