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年级语文第四周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 第一篇:二年级语文第四周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3.英英学古诗一、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2.认识一个多音字。3.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范读、快速连读等方法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并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板书设计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练习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思念故乡的感情。(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习古诗,积累语言的兴趣。二、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6个生字只认不写,读准一个多音字“背”,认识一个偏旁“青”,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难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读准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9个生字,读准一个多音字。2.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3.基本理清课文的层次。二、课前准备学生:自学课文,圈画生字词语。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今天我们要血丝一篇和古诗有关的课文。(板书:古诗)相机认读“诗”、你怎么记住“诗”?)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同学,她叫------英英。(板书:英英)我们一起来跟她打招呼。(齐读,指名读。读出后鼻音。)3.英英今天在学校里新学了一首古诗,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补充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4.齐读课题。(二)鼓励质疑,整体感知。1.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善于提问题的小朋友是会动脑筋的,我们都叫她小小思想家。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可能会提的问题a.英英学的的哪首古诗?b.英英学的古诗,讲得是什么意思?c.这首古诗是谁写的?2.初步了解课文。老师相信许多小朋友已经预习过了课文,谁来回答刚才的问题?说说你的答案是在课文的哪里找到的?4.针对学生是不同回答,及时做出正确的评价。并适时引导学生读书,让学生对课文有大致的整体的印象。(三)学习生字1.重点出示下列生字:英教诗教首静思2.引导学生识记一些字形。A.“英”字下面的“央”一撇要出头。B书写“教”字要左右等宽,右半部分四笔完成。C.“静”引导学生观察“月”的变化,强调撇改为竖。这个字是左右结构,但要写得左宽右窄。D.“思”是内心的情感,所以是“心”字底。口头扩词。E.教师范写或学生上黑板,学生临写。(教师要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书写情况,及时矫正或激励)(四)布置作业1.完成作业。2.背诵,默写《静夜思》。(五)板书设计3.英英学古诗英英学的是什么古诗?英英学的古诗讲的什么意思?这首古诗是谁写的?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二、教学过程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出示词语,检查生字。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检查阅读情况。2.再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层次。A.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英英和奶奶一共说了几句话?分别说了什么?B指名分角色读课文,每读完一次对话,学生交流一次对话的内容。C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第一次对话引出古诗《静夜思》的诗句;第二次对话说出了诗句的意思;第三次英英告诉了奶奶古诗的作者。3.细读体会⑴学习第一次对话引导学生读准《静夜思》的音谁能像英英一样把《静夜思》背下来。指导读好第一次对话。(英英新学了一首古诗,还能背下来,她的心情怎样?----读出英英欣喜的语气)奶奶听到英英背得这样好,会怎样夸奖?过度:是啊,这首是什么意思呢?⑵学习第二次对话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先说说诗句的意思,不当之处让其他学生补充。由读第二次对话,想想自己的解释和文中的意思有没有差别。指导诗句和诗意一句一句对照读,理解诗意。情景引导,感悟思想感情(假如你一个人在外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只有明亮的月亮和照耀在地上像白霜一样冰冷的月光,你会想什么呢?同样的月亮,同样的月光,让诗人想起了家乡、想起了家人。谁愿意当一回李白来朗读这首诗?读出他的思乡之情。⑶学习第三次对话奶奶听懂了英英的回答了吗?奶奶还有其他的疑问吗?3.朗读体会现在你也知道了《静夜思》作者、诗句和诗意,你也可以很自豪的告诉爸爸妈妈了。感情朗读整篇课文师生分角色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三、设计3.英英学古诗英英第一次诗句奶奶第一次诗意第二次诗意第二次作者第三次作者四、布置作业同步练习册4.乡下孩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2.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过程和方法1.通过观察插图带领孩子走进课文。2.利用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想象并在这其中理解和感悟文章的情感,并进一步做到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3.学习本课本文的语言形式。情感态度目标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

是秋****写意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