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版《鱼我所欲也》教案 第一篇:人教版《鱼我所欲也》教案《鱼我所欲也》教案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初中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2)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3)关于孟子与《孟子》【百度搜索】http://【百度搜索】http:///s?tn=sitehao123&bs=%C3%CF%D7%D3%BC%F2%BD%E9&f=8&rsv_bp=1&wd=%A1%B6%C3%CF%D7%D3%A1%B7%BC%F2%BD%E9&inputT=4500二、教材分析《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说理散文。孟子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语言,阐述了一个重要的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该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不辨礼仪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三、教案访问连接:http://wenku.baidu.com/user/doc?l=7.6课题:鱼我所欲也教具:多媒体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孟子生平及其思想主张。(2)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3)学习本文比喻恰当,对比鲜明,说理透辟的论证方法。2.过程与方法:(1)学会使用工具书、参考注释、理解文句,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2)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应用的排比修辞手法和对比手法,增加文章说服力的方法。(3)通过展示,让学生继续学会积累,善于积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正确的取舍观。(2)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重点: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难点: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跟孟子有关的小故事,如孟母三迁,激发学习兴趣,打消畏难情绪。【百度搜索】http:///s?word=%C3%CF%C4%B8%C8%FD%C7%A8%B5%C4%B9%CA%CA%C2&tn=sitehao123&f=3二、作家作品简介1.关于孟子与《孟子》(学生介绍自己搜索到的知2、关于《孟子》《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3.解题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生而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语言,阐述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听朗读录音。2.学生自由朗读。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3.点名朗读并点评4.各人自读自译。5.同桌交替一人读课文,一人说译文。教师听学生的读与译,指出译得不当之处。再请同学们质疑。四、整体感知1、请两三个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明确: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做出正确的选择。或: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2、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主旨?明确:舍生而取义者也。五、抓语言特色,初背课文1.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方法: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背诵也以这些句子为基础,先背诵对称句,再连句成段,连段成篇,进而达到背诵的效果。2.教师出示背诵练习,帮助学生背诵。也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对美文”竞赛,一组出排比句或对偶句的上句,另一组对下句。多媒体显示:3.学生齐背课文。六、拓展探究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参考资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七、教师小结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

猫巷****忠娟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