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6万字
约32页
0
3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docx

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第一篇: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并会默写。过程与方法: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整体把握。1、谈话激趣,揭示课题2、师生互动,交流收集到的材料,了解李白、孟浩然两位诗人。3、了解预习情况,指读正音。4、交流初步感受。(了解这是一首送别诗。板书:送)二、通读诗文,理解大意。1、回顾以前学诗句的方法。(如: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等。)2、引导学生自主选用以上方法同桌说说诗的大意。3、全班交流诗的大意。三、品读诗句,进入诗境。(一)理解第一、二句诗。1、请找出第一、二句中的地名,师生互动,明确位置。(教师板画帮助理解。)2、图文对照,理解“西辞”。板书:名楼送3、抓住“烟花三月”,展开想象。(拓展学生思维,体会“盛世、盛景融名人”的华美画面。)板书:盛景送4、师生互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二)理解第三、四句诗。1、读读这两句,请学生找出用得好的词语谈感受。2、重点体会“远影”“尽”“流”等词语的丰富内涵。(1)算算帆影远去直到尽头大约会用多长时间,谈由此产生的感受。(引导体会目送时间之长,情谊之深。)板书:目光送(2)想象“尽”了的是什么,无“尽”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情深意更重的挚友情谊。)(3)讨论:滚滚东去的仅仅是一江春水吗?(引导体会虽然“多情自古伤别离”,但“人虽分,心相随,情永在”的丰富内涵。)板书:心随送(4)师生互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四、赏读诗句,深悟诗情。1、自由赏读。(尊重学生个性的情感体验,请学生把自己就当作李白,换位赏读。)2、师生配乐互读,有感情地背读。3、简略欣赏李白的《赠孟浩然》。(辅助理解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真挚情感。)4、请用一个词或用一句感叹的话来形容一下两位诗人的深厚友谊。(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板书。如:情深意长。)五、阶段总结,布置作业。1、围绕“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做总结。2、谈话激发学下一首诗和继续搜集这一类诗的兴趣。3、布置作业。第二篇:四年级上册语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教材分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5课中的一首古诗。通过描绘李白送好朋友孟浩然去广陵的动人场面,表现了友人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目标1、学会本诗中的“孟、帆、唯”3个生字的读音,掌握字型。2、朗读诗句,背诵诗句,默写诗句。3、理解古诗大意,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古诗表达的感情。重点难点1、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2、理解后两行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情感。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李白、孟浩然、黄鹤楼、广陵等资料。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介绍李白1、同学们,在这首离别的歌声中,你能回想起我们学过哪首送别的古诗吗?谁能有感情的背诵一下?2、师问: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李白)(每人用一句话介绍李白)3、展示课件,归纳介绍李白。二、故事引入,介绍写作背景,板书课题。1、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的另一首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板书课题。①全班齐读课题。②展示黄鹤楼图片,资料,介绍黄鹤楼。③师问:这里的“之”怎样理解?谁来试着说一说?(之:往、去)④师导:题目说的是谁送谁,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过渡:同学们想知道诗人送别朋友时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吗?让我们赶快到诗中寻找答案吧!三、朗读诗句,整体感知。l、初读诗句,把字音读正确。(指名读2个)2、再读诗句,感悟读诗节奏,用铅笔画出节奏符号。老师巡视,指导。3、汇报交流。(指名读)4、展示课件,反馈学生画节奏的情况。5、请看大屏,听老师给大家朗读一遍。6、听了老师朗读,你们肯定也想把韵律美读出来,那么全班齐读一遍。四、品诗句,明诗意。(一)自学古诗,自主探究。1、理解第一、二行诗的意思。2、谈话;同学们,要读懂诗句,首先得“明诗意”,大家肯定有好经验。那好,咱们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3、请喜欢读第一、二行诗的同学,起立朗读。①谈话:李白与孟浩然是什么关系呢?你怎么知道的?②指名说诗意。教师适当点拨如下:a、西辞:从西边离开。(展示地理图,由图可见黄鹤楼在扬州的西边,所以孟浩然由西向东顺流而下)b、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象浮动的烟雾。(指导想象鲜花盛开的景象)C、谈话:这两行诗分别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时间,所以前两行诗是叙事。请用重点符号勾画出关键词。(“黄鹤楼”、“三月”)④齐读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文档大小:3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