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格拉底的申辩篇》看知识分子的使命(本站推荐).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3.5万字
约59页
0
5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从《苏格拉底的申辩篇》看知识分子的使命(本站推荐).docx

从《苏格拉底的申辩篇》看知识分子的使命(本站推荐).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从《苏格拉底的申辩篇》看知识分子的使命(本站推荐)

第一篇:从《苏格拉底的申辩篇》看知识分子的使命(本站推荐)一代哲人苏格拉底被标榜着自由与民主的雅典城邦传唤至法庭,在法庭上,苏氏为自己做了辩护,但是仍被判处死刑。作为他的高徒,同时也是他学问的继承者与发扬者,柏拉图将这些都记录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苏格拉底的申辩篇》。透过这篇文本,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更加鲜活,也更加真实的苏格拉底。他身上所具有的知识分子的可贵品质与高尚品德,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一、苏格拉底的申辩公元前399年,雅典城邦将已年近七十岁的哲人苏格拉底传唤至法庭。在法庭上,苏格拉底慷慨激昂,用大无畏的精神为自己做了申辩。申辩先后进行了3次,即正式的申辩、提出刑罚后的申辩、判处死刑的诀别。以下为第一次申辩。苏氏被起诉的罪名有两项,第一项是不信神。雅典人认为苏格拉底不信本邦崇敬的神灵,另奉新的灵机。事实上,苏格拉底从来没有不信神的念头与举动。不过,苏氏决意追寻的神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雅典城邦的诸神,他所信奉的神仅仅是他自己的良知,是一种具有哲学色彩的信仰。雅典人同意释放苏格拉底的唯一条件就是他不得再钻研,不再搞哲学,否则就会处死他。苏格拉底拒绝了这一条件,他说:雅典的公民们,我敬爱你们,但是我要服从神灵胜过服从你们[1]40。而且,他认为自己时常受到灵机的启示。这就是他被雅典人认定为无神论者的重要原因。第二项罪名是败坏青年。苏格拉底自己却说,我来来往往所做的无非是劝告各位,劝告青年人和老年人,不要只关心自己的身体和财产,轻视自己的灵魂[1]41,他坚决反对当时在雅典存在的过分重视金钱,轻视自己灵魂的风气,认为那样是不对的。在他看来,美德不是由金钱产生的,恰恰相反,钱财以及一切的公私福利都源于美德。他做的只是把这一切告诉了青年人而已,又有何罪过呢?按照雅典城邦当时的规定,每位自由居民都要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与社会活动,然而苏氏却反其道而行,刻意回避政治生活,每日只是在外面闲逛,向青年们提问,开导他们,因而被认为是缺乏社会责任心,败坏社会风气,也教坏了大有作为的青年。由于苏格拉底拒不承认自己有罪,同时态度又十分傲慢,结果在第一次申辩后被判决有罪,原告建议处以死刑。按照当时雅典的城邦法律,他可以自己选择刑罚,为此他做了第二次申辩。在第二次申辩中,他公开强调自己是一个不图钱财,不治生业,不当将帅,不求闻达的人[1]48。同时他也明确解释了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因为他是一个忠厚有余的人,所以他才要避开不能有益于别人同时也损害自己的事情,避免深陷于城邦的各项日常事务中。苏氏对于自身的定位是十分清楚的,他的四处游荡并非无所事事,而是为了更好地观察雅典,提醒雅典的人们。他观察到了雅典城邦存在的问题,即居民比起关心城邦更关心自己,比起关怀城邦本身更关注城邦的琐事。作为一名每天不断思考的哲人,苏格拉底较之他的人民更早也更清楚地看出了雅典社会存在的弊病。正如后来的知识分子一样,他为了拯救雅典和人民而到处奔走呼号,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正如苏氏所说,如今我一贫如洗,两袖清风,这就是我一心侍奉神道的结果。[1]32这个神道就是知识分子的良知,正是他要承担和应尽的社会责任。然而苏格拉底的一腔热情却没有得到人们的理解,反而加剧了雅典人对苏格拉底的误解和憎恶。日积月累,矛盾最终爆发,结果就是三个不同职业的人联合起来,将他送上法庭,并最终判处极刑。然而即便明知等待他的是死亡,苏格拉底依然无法抛弃自己的信念原则,抛弃一颗为城邦服务的忠心。他在判决的最后这样说道:现在我们各走各路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这两条路哪一条比较好,谁也不清楚,只有神灵知道。[1]55二、苏格拉底:一只神派来的牛虻苏格拉底所做的申辩中有这样的描述特别引人注意:你们如果置我于死地,是不容易找到另外一个人来顶替的,这个人附在城邦上,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说,好像牛虻粘在马身上,这匹骏马由于太大太肥,年龄未老就行动迂缓,需要叮一叮才能焕发精神。[1]42这里,苏格拉底以牛虻自喻,而把雅典比作一匹又大又肥、丧失活力的骏马,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不断去叮咬骏马,使它保持清醒。自然界中,牛虻要是附在马或牛身上时间太长,就有被尾巴扫落因而送命的危险。牛虻对自己的命运是无所知的,它附在马背上纯粹是出于本能。苏格拉底却是知道自己有被扫落因而送命的危险,一如如今他被雅典人民所厌烦起诉,甚至面临被放逐、杀死的命运。但尽管如此,他依然紧紧附在雅典这匹骏马身上,绝不离开。正如他在监狱中面对格黎东等朋友劝他逃离雅典时所说的:我不能由于遇到灾难就把自己所讲过的道理抛开,我认为那些道理还跟过去一样真实,我仍旧跟过去一样重视它们,尊重它们。[1]60苏格拉底之所以坚持这样做的原因,是他认为自己是神灵赐给雅典的,因此维护、拯救雅典城邦就是神赐予他的使命,也是他必须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从《苏格拉底的申辩篇》看知识分子的使命(本站推荐)

文档大小:5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